濟寧之名在歷史上首次出現于元代。“濟”字取自古代“四瀆”(中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的合稱,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之一的古濟水,又因濟寧地勢較高不畏洪水,故又取“寧”字,意為“濟水安寧”。名字既源于水便與水結緣,一條大運河貫穿其間,溝通了南北,也為濟寧攜來了生機與繁榮。
若再向前翻閱這片土地的歷史,便會發(fā)現,這里還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誕生地,而一代詩仙李白也曾在其仗劍云游的一生中以此為家23年。這便是濟寧,一座詩意儒風里的運河之都。
太白樓上有謫仙
濟寧市的太白樓路熙熙攘攘。在這條路北側的那段明代城墻上建有一幢古樸的樓閣,此樓為雙層重檐歇山頂建筑,斗拱飛檐,坐北朝南,面寬7間,東西長30米,南北進深13米。其二層屋檐下懸有一塊楷書匾額,上書“太白樓”三個大字。樓閣盡顯唐代風韻,配以四周院內的青松翠柏、花草石徑,壯觀而典雅。
不難想到,“太白樓”之名應是源于那位大唐“詩仙”李白。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二十五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離開家鄉(xiāng)唐劍南道綿州昌隆縣青蓮鄉(xiāng)(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zhèn))。游歷兩年后,于安陸壽山娶了許圉師的孫女許氏為妻。
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初次來到長安,見到了慕名前來拜訪他的賀知章。李白將其詩作《蜀道難》展示給賀知章,賀知章觀后贊許不已,稱李白為“謫仙人”,其解金龜換酒與李白對飲亦被傳為一段佳話。然而后來李白于長安拜謁各方達官顯貴均沒能獲得想要的結果,加之遭到權貴讒毀,于是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心灰意冷,遂于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攜妻子許氏和女兒平陽來到了任城縣(今山東濟寧市),并寓居了23年。
李白為何選擇了任城縣?首先是為了投靠親友。李白的不少族親都在東魯一帶為官,其六叔父是任城縣縣令,兄長是中都縣(今汶上縣)縣令,族弟在單父縣(今單縣)當主簿,遠房的從祖在濟寧做太守,近世族祖在魯郡(今兗州)任都督。應該說,這些在任城縣及周邊地區(qū)為官的親人讓李白可以在任城居有所依,生活無憂。
其次是為了學習劍術。李白自幼酷愛劍術,而當時因劍術高超被稱為“劍圣”的擊劍名人裴昊正居住在任城,李白在其所作《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一詩中寫道:“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其中提到的師從之人便是裴旻。同時,任城雖然遠離長安,但是其為古代魯國故地,儒家、兵家、墨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黃河、淮河、濟水、汶水、泗水等河流又在此交匯,交通便利。當時的眾多名人權貴也都在此居住或為官,這更方便了李白游歷隱居、拜謁訪友,有助于實現其政治抱負。此外,任城的制酒業(yè)也十分發(fā)達,這對于一生酷愛飲酒的李白而言,自然也成了他決定寓居在任城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白來到任城的第二年,他的兒子出生,取名李伯禽,然而就在三年后,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許氏病故,那一年李白四十歲。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于得到唐玄宗李隆基之妹玉真公主與當時的著名隱士元丹丘的舉薦,四十二歲的李白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李白接到朝廷的詔令后欣喜非常,立刻回家與兒女作別并寫下詩作《南陵別兒童入京》以示激動之情,詩中那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成為展現李白志向與性情的名句。
當年秋天,李白赴長安,得到玄宗優(yōu)待,被任命為翰林院供奉。也許是因為李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個性,又或是他不喜束縛、隨性不羈的天性,李白始終沒能獲得唐玄宗的重用,最終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不為朝廷所用的李白被“賜金放還”,離開了長安。而也正是在返回任城的途中,李白遇到了他的畢生摯友,杜甫。
“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這首描繪任城水鄉(xiāng)秋色的《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是杜甫游覽任城南池之時(一說為公元737年——筆者注)所作,有趣的是,當時李白應該也已來到任城。多年后的唐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初次相遇在河南洛陽,兩人一見如故。同年秋,李杜又約定在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相見。當時,詩人高適亦游歷至此,三人遂攜手尋訪名勝、把酒言歡,共度愜意時光。翌年秋,李白和杜甫于魯郡再次會面,兩人同游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曲阜、單父等地。杜甫在其詩作《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中如此寫道:“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兩人的深厚情誼由此可見。后聞一多也曾在《唐詩雜論》中比喻李杜的相遇是“青天里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這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是李白于魯郡送別杜甫之時所作,字字句句直抒胸臆,瀟灑豪邁中幾分傷感思緒綴于其間。李白與杜甫的交往堪稱中國文學歷史上的里程碑,兩人的友情亦雖歷經千年卻始終為后世稱頌。
寓居在任城的這23年,李白人生閱歷豐富,也達到了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巔峰時期。他以任城為中心,游遍了山東的名山大川、古跡名勝,也留下了大量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如今濟寧的太白樓便是李白于濟寧生活、游歷的見證。太白樓原為酒樓,李白在任城期間多次于太白樓飲酒賦詩,還曾于樓上欣賞任城美景后親筆題寫下“壯觀”二字。
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正月,就在李白離世九十九年后,吳興人沈光來到任城,其仰慕李白,遂登上酒樓觀覽,后寫下《李白酒樓記》,文曰:“至于齊魯,結構凌云者無限,獨斯樓也,廣不逾數席,瓦缺椽蠹,雖樵兒牧豎,過亦指之曰:李白嘗醉于此矣。”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濟寧左衛(wèi)指揮使狄崇依照原樓的樣式重建了太白酒樓,還將太白酒樓移至南門城樓東城墻上(即今太白樓址),并將“酒”字去掉,更名為“太白樓”。明洪武之后,太白樓還曾歷經清朝、民國時期的數十次重修。
眾多歷史名人以及歷朝歷代駐節(jié)或途經濟寧的官員都曾登臨太白樓,憑吊李白,抒懷古之情。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是駕臨濟寧次數最多的帝王,他曾多次登上太白樓,而每登太白樓乾隆都會乘興賦詩。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春,乾隆第四次南巡時第一次來到濟寧州城并初登太白樓。太白樓上,乾隆皇帝想起李白與汪倫、賀知章的情誼以及他們豪飲醉酒的場面,不禁作《登太白樓》一詩:
岧峣高閣俯城闉,名字猶傳太白真。
善釀者汪信知己,舉觴惟賀是佳賓。
良辰漫惜方春餞,勝跡初探返蹕巡。
禹戒常遵惡旨酒,醉歌無事取斯人。
自此之后,乾隆皇帝每次南巡、東巡,都會在回程時登上太白樓,觀濟寧勝景、品評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天寶年間,李白被“賜金放還”后重新走上云游之路時創(chuàng)作的《將進酒》中的詩句??v然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依然直爽達觀,借酒澆愁后繼續(xù)走筆高歌,這便是李白的精魂,也是那個走下太白樓的他留給人們的最灑脫的背影。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qū)生產總值統(tǒng)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