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武康路全長1100多米 包容迥異也展現(xiàn)美美與共

時間:2021-08-10 10:11:28    來源:文匯報    

全長1100多米的武康路,沿途梧桐掩映,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建筑散布其間,其中約有30處名人舊居。路的南端,就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由鄔達克設計的武康大樓。

這條上海中心城區(qū)最具歐陸風情街區(qū)之一的武康路,儼然已不只是城市的一張文旅名片,這里有著充分友好的觀景服務設施,集聚著充滿活力和朝氣的新業(yè)態(tài)新經濟,整條馬路充分施行精細化治理,挪走了路邊的小垃圾桶,更以“難度無異于心臟上動手術”的架空線入地等一系列工程而還原了街區(qū)的素顏美感。

有一百個人,武康路的吸引力就有整整一百種模樣。人化城市、人文化氣息、人情味生活,在這條馬路上自然交融匯集,釀造出獨特的城市表情與生活體驗,更從一個視角充分展示著上海這座城市令人神往的吸引力,彰顯出城市的軟實力。

這條路吸引人之處在于:可以觸摸歷史,更能擁抱未來

“微風拂過,一吸鼻子就是小時候的上海味道——有火氣,又帶有歷史文化熏陶著的滋味兒。”這是61歲的“老上海”蔡曉給出的答案。

武康路承載著老蔡童年、青年時代的記憶。那時,他家親戚住武康路周邊,每每經過這里,他常對著樓下各種百貨商店、食品雜貨鋪垂涎欲滴,還有紫羅蘭美發(fā)廳。1978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更是把這方圓5公里逛遍了,成了“武康路活地圖”?,F(xiàn)在他感嘆,在這片街區(qū)中,還是能尋找到老上海的痕跡。

不只“老上海”,伴著夕陽余暉,90后攝影師徐昕在武康大樓前架起了腳架,拍攝長曝光照片。自2014年冬天起,他就“盯”上了這幢容易出片的老建筑,隔三差五就來拍一次,“武康大樓不同時間去看,都不一樣”。

微博上,徐昕有個持續(xù)了多年的攝影主題“大都會”。他的鏡頭里,無意間記錄了武康大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改變。隨著大樓整體修繕,架空線入地與合桿整治,“修舊如故”后,外露的雨棚、晾衣架也看似不經意地“收”了起來,空調統(tǒng)一裝進了外機箱……就此,武康路將建筑魅力從一幢樓擴展至整個街區(qū),乃至整座城市。

關鍵詞: 武康路 大上海 包容迥異 美美與共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