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家數(shù)字出版基地二樓的國學網辦公區(qū),一排排木質書架擺滿了線裝古書,并且用白紙黑字寫著一個個姓氏作為書籍分類擺放的記號——它們是一批家譜。日前,中華譜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大會在京舉行,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一卷卷泛黃的家譜究竟能讓我們從哪些維度了解家族過往?在重新重視家教、家風的今天,家譜有何新價值?
蔚為大觀的家譜舊藏
當為現(xiàn)場到會的專家講起這批入藏家譜的來由時,首都師范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所長尹小林還清晰地記得家譜由湘入京的時間:“那是2017年12月底,我們將光岳樓藏書裝了近千箱,用大型貨車從長沙運抵北京,對我來說,這些都是一等的寶物。”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家譜是姓氏文化的載體。但姓氏文化如今愈發(fā)處于尷尬境地,現(xiàn)存宗譜、家譜數(shù)量稀少,保存完整的更是罕見。據(jù)了解,國學網自1999年創(chuàng)辦以來,注重收集整理地方志和家譜文獻,迄今為止,共收藏1949年以前刻印的紙質線裝家譜4萬余冊,家譜電子文獻1萬多種。
這批紙質家譜是由何光岳家族轉讓的,以清代和民國時期家譜為主,初步統(tǒng)計約3500套、4萬余冊,涉及340多個姓氏,其中稀見家譜有四五十種,多為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所未收,極具學術研究價值。
“4萬余冊是什么概念?國家圖書館所藏家譜有9萬余冊,涵蓋253個姓氏,上海圖書館所藏達11萬冊,覆蓋335個姓氏,美國猶他州家譜研究協(xié)會入藏家譜3至4萬冊,涉及220個姓氏。這批家譜數(shù)量龐大,以清末、民國木活字刊本為主,其中不乏善本書籍。而書籍的原主人何光岳先生是著名史學家、藏書家、譜牒研究專家,其入藏的選擇是十分講究的。”尹小林說。
記者注意到,在尹小林研究團隊編訂的《光岳樓家譜總目錄》中,光岳樓所藏家譜有89個姓未收入《百家姓》當中,可謂是姓氏文化之大觀。
尋覓家族之根的重要文獻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姜錫東看到這批家譜后難掩激動之情:“作為史學工作者,我更能體會到家譜的價值所在。家譜的研究應當在歷史研究的整體視野下進行,我們讀的歷史有全球史、世界史,有中國史和各種國別史,還有各個行業(yè)史,有地志、縣志、村史,而家譜就是家族史的體現(xiàn)。”
國家圖書館原館長詹福瑞表示,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古代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體現(xiàn),主要建立在家庭倫理之上,強調先家庭,后社會,然后再國家,所以,中國古代社會很重視家譜,尤其是宗族譜,譜牒文化也最為盛行。“盡管我們今天和傳統(tǒng)社會已經不同,但儒家文化仍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一個社會來講,家庭是它的細胞。研究譜牒文化,對我們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詹福瑞說。
尹小林介紹,族譜大約興起于魏晉時期,到了唐代主要有私修的單姓族譜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譜,而現(xiàn)在說的譜牒主要是指私修的這一部分。宋代之后,修譜之風盛行,到明清時甚至到了“既無無譜之族,亦無無譜之人”的程度,而家譜的內容則包括世系和血緣關系圖表,族規(guī)、家訓規(guī)范,祠堂、祖塋、公田,家族源流和遷徙史等。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邱運華表示:“譜牒是記載宗族世系及其事跡的檔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記載了宗族的歷史,可以和歷史檔案中的奏折、題本、信函、日記等并列為一類史料。完整的譜牒,不但記載了家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跡,還記載了與家族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與本家族相關的地方風俗習慣、名勝古跡、年節(jié)來歷等,具有難能可貴的史料價值,是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民俗學等學科的重要研究對象。”
邱運華介紹,中國以前鄉(xiāng)村一級的檔案很少,譜牒中記載的大量村史內容,可以彌補檔案之欠缺。明清兩代編寫的譜牒中,很多載有先祖進入某一地區(qū)世居后的詳情,記載了某一宗族起源、演變和發(fā)展的歷史。譜牒中關于人物家世的記載,對史學研究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而這種記載在譜牒中往往占據(jù)重要篇幅。通過對家族人物、家世的記載,可以體現(xiàn)這一家族在歷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從而對某一歷史人物有更科學的認識。很多譜牒還記載了本地的風俗民情,可以了解一個地區(qū)、一個家族不同時期的歷史面貌。此外,大多數(shù)家譜還記載著家訓、家規(guī),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道德規(guī)范、價值觀念和時代風尚,特別是對教育、文化的高度重視,記錄著對家族世代為人處世所應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
邱運華補充道:“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一些學者苦于檔案史料不足,在史學、社會學、人口學等課題的研究上無從下手。其實,很多相關資料在譜牒中都有大量的詳細記載,不僅開卷有益,而且取之不盡。”例如,清朝“湖廣填四川”移民為很多人所熟悉,有學者研究指出,在閩西的一部分客家人就加入移民的隊伍中,這一事件閩西方志并無記載,四川各地方志即使有所記載,也相當分散,而客家17姓26部記錄閩西上杭客家人遷四川的譜牒文獻,則揭示了這段客家人攜重資、舉家族,不遠萬里向四川遷移的歷史。
重拾文化記憶的精神寄托
北京家譜傳記書店董事長涂金燦認為,家譜是孝道文化的體現(xiàn),在當下社會,需要重新認識家譜的價值。
更多的觀點認為,家譜在當今社會更多意義上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寄托著對祖先提倡的優(yōu)良道德品行的向往,也是優(yōu)良家風的承續(xù)。線裝書局董事長王利明認為,譜牒是家的根、人的根,作為“家史”的家譜不僅可以補充正史和野史之闕,還可以引發(fā)大家“尋根問祖”的熱情。
“記得小時候家規(guī)家訓很嚴,我們不理解,現(xiàn)在才知道那很重要。現(xiàn)在有孩子結婚,家長親自寫家傳的《三字經》送給孩子,就是期待把家族文化傳承下去。”王利明表示,自己家譜上開頭的“仁義禮智信道德廉恥”九個大字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
“家是社會的細胞,家譜反映了對祖先的崇敬之情,反映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對這樣的文化遺產怎么樣在保護、傳播、研究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給歷史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zhàn)。我想,朝著電子化的方向努力是一條路。此外,把它們向青少年展示也很重要,要讓他們認識到文化瑰寶的價值。”姜錫東表示。
“現(xiàn)在對譜牒文化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像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都收藏家譜,但主要還是停留在文獻的保護和揭示的層面,仍然很不夠。”詹福瑞說。
尹小林表示,中華譜牒文化研究基地將以收集譜牒、整理文獻、研究和闡釋家教家風家訓為己任,下一步擬以國學網收藏的民國和清代線裝實物家譜為基礎,聯(lián)合其他民間藏書家開展家譜的普查、調研、編目工作,摸清民間譜牒現(xiàn)狀,發(fā)掘其學術價值。
“除此之外,還要研究和傳播優(yōu)秀的家風家訓,普及中國人的同根同源思想,增強海內外華人的凝聚力。”尹小林說。(周世祥)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shù)據(jù)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shù)據(jù)。根據(jù)地區(qū)生產總值統(tǒng)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shù)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lián)合國協(xié)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