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追尋跨越千年的“琉光溢彩” 325件古玻璃器件亮相

時間:2021-09-03 09:21:21    來源:科技日報    

走馬館展

東晉時期,中國就有將5種灰混合來制造玻璃的技術;到了唐代,玻璃制作已經(jīng)不再停留在仿制的階段,而是自成一派;到了宋代,中國的玻璃制作在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吸收西方技術,出現(xiàn)了形態(tài)多樣的玻璃器;而清代的琉璃則接現(xiàn)代的玻璃。

“絲綢之路今天已是世界地圖上沒有的道路,然而它對我來說卻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道路,是我必須走下去的道路。”日本著名畫家山郁夫因癡迷絲綢之路的藝術寶藏,曾廣泛收集流散于民間的絲綢之路藝術品。前不久,由敦煌研究院和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辦的“琉光溢彩——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古玻璃器珍品展”開展,325件璀璨的古玻璃器件驚艷亮相,折射出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隨絲綢之路傳入東方

“方椎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在人類早期文明中,火與土的“協(xié)奏”從未停止過,陶、青銅、玻璃是古代人類最早開始使用的3種材料,作為藝術與工藝交匯的產(chǎn)物,玻璃于公元前3000年誕生于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地區(qū),廣泛傳播于古羅馬,后通過絲綢之路上的貿(mào)易交流傳播至東方。古代的玻璃技師匠心獨具,開創(chuàng)了各種制造技術和裝飾工藝,留下無數(shù)令后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為后人打開了一扇與璀璨文明“親密接觸”的絢麗窗口。

《后漢書·西域傳》有記:“(大秦)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瑯玕、朱丹、青碧。”這里的琉璃,指的就是玻璃器。據(jù)考證,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地中海地區(qū)生產(chǎn)的“蜻蜓眼”玻璃珠流入中國,從漢代開始,伴隨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中亞與西亞的玻璃制品作為昂貴的舶來品運抵中國,成為上層社會奢侈生活的標志。

中國科學院干福熹院士所著的《絲綢之路上的古代玻璃研究》一書考證,我國新疆地區(qū)出土的商周時期的玻璃制品是我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玻璃制品;到了漢代,玻璃制品大量傳入中國,通過絲綢之路這條傳播鏈,玻璃產(chǎn)品東傳也伴隨著玻璃生產(chǎn)技藝的東傳。干福熹認為,作為絲綢之路亞洲段中心的中國,又將古代玻璃制品及其制作工藝向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傳播和交流。

看我“七十二般變化”

從寶石的“替身”到器皿,再到華麗的裝飾品,從古至今,玻璃都是一個擁有“七十二般變化”,流光溢彩的“精靈”。早期玻璃以珠子為代表,是早期古代西亞和地中海地區(qū)玻璃制作最主要的形態(tài),后來出現(xiàn)了各種容器,以硬核成型技術生產(chǎn)的花瓶等各種容器為代表。到了公元1世紀,玻璃進入吹制階段,制作更加容易,器型也更多,玻璃器胎體變薄,具有透明度。到了古羅馬時期,玻璃的制作工藝得到迅猛發(fā)展,吹制、吹模、切割、雕刻、鐫刻、纏絲、鍍金等技術不斷出現(xiàn),玻璃器很快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刻著精美花瓣紋、帶脊紋等紋樣的碗、金篚簾等成為人們宗教活動和生產(chǎn)生活中的新寵,盛放香膏和香油的華美器皿展現(xiàn)了古羅馬人的情調,盛放眼淚的小型玻璃器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緬懷……

盛行于公元4世紀的玻璃鏤雕技術是古羅馬玻璃制作技藝的巔峰,也是最為奢華的一類,如懸掛式鏤空玻璃油燈等。伴隨技術的精進,層層疊加不同色彩的玻璃料的橫截面形成了五彩斑斕的馬賽克玻璃,這種技術讓玻璃匠人有了更多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它也是各種玻璃器具制作的基礎,而將帶花紋和螺紋的馬賽克玻璃切片鋪滿模具,熔化后做成的玻璃盤子和杯子,看上去就好像開了很多花一樣。這些精湛的玻璃制作技藝和極具藝術價值的玻璃制品,讓人不禁為古人的聰明和智慧所折服,流光溢彩的玻璃藝術珍品,為世人打開了一個充滿浪漫與美好的世界。

作為商品,玻璃在輸入中國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玻璃制造工藝的發(fā)展。東晉時期,中國就有將5種灰混合來制造玻璃的技術,但是并未得到推廣。到了唐代,玻璃制作已經(jīng)不再停留在仿制的階段,而是自成一派,制成的器物古樸大氣、獨具特色,例如,陜西法門寺出土的玻璃托盞,便是中亞、西亞從未出現(xiàn)過的,屬于地道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產(chǎn)器物。到了宋代,中國的玻璃制作在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吸收西方技術,出現(xiàn)了形態(tài)多樣的玻璃器。趙汝適《諸蕃志》載:“琉璃出大食,諸國燒煉之法與中國同,其法用鉛硝石膏燒成,大食則添入南鵬砂,故滋潤不烈,最耐寒暑,以此重于中國。”這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與外國在玻璃制作方法和原料上的特點。元代寺院的琉璃塔是典型的傳統(tǒng)琉璃,而清代的琉璃則接現(xiàn)代的玻璃,兩者之間已經(jīng)沒有多大的區(qū)別了。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文化在交流中發(fā)生了碰撞,在融合中得到了提升,在借鑒中得到了升華。也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中國玻璃工藝幾起幾落,逐漸走向成熟。

與文化“共舞”數(shù)千年

一沙一世界,小小的琉璃珠在火焰的洗禮下,焠煉成一份匠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玻璃的地位曾一度凌駕于寶石、金銀之上,最為獨特的是,中國古代玻璃自出現(xiàn)伊始,就與絲綢之路結下不解之緣,例如《西游記》中,沙僧之所以被貶下天庭,后成為唐僧的徒弟保護其西天取經(jīng),就是因為他打破了王母娘娘的一只琉璃盞。玻璃與文化“共舞”數(shù)千年,給我們展現(xiàn)了古人高超的加工制作技藝,其發(fā)展更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我們古代的文人騷客總是用琉璃形容純凈、高貴的事物,到了唐代以后琉璃還成為貴婦人的服飾點綴,并用來制作釵、釧等首飾,并很快成為時尚,蔓延到更廣泛的社會階層。然而,伴隨時代的發(fā)展,玻璃從“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做”,到“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再到如今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體現(xiàn)了它的“命運多舛”,也彰顯了它強大的生命力,正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齊東方教授所說,歷史上各個地區(qū)文明的發(fā)展不是封閉且孤立的,而是開放包容、相互促進的,玻璃承載的不僅僅是絲綢之路厚重的歷史,更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它提供了一個突破國家、民族、地域限制進行交流的最佳范例,也促進了中華文明在不斷積淀中走向輝煌,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世界多種文明的融合發(fā)展提供了深刻的啟示。(邸 金 張文麗 杜 英)

關鍵詞: 琉光溢彩 古玻璃器件 絲綢之路 制作技藝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