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經貿不靠大陸謊言被"新南向"數據戳破,臺媒:賴清德別再騙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源臺媒
蔡英文上臺后,就火速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宣稱要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把臺灣的投資轉向東南亞,近年來更是不斷吹噓所謂"成效顯著"。但每次都很快被現實打臉。近日臺灣審計部門公布當局2022年度總決算報告,直指"新南向政策"貿易順差金額近5年呈現下滑趨勢,應檢討改進。臺灣"聯合報"今天發(fā)表評論指出,這不僅一舉揭穿了"國王的新衣",也讓民進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參選人賴清德對于經貿政策的話術無所遁形。
根據審計部門報告,臺灣地區(qū)與"新南向"國家2022年度貿易額達1802億余美元,近5年進來出口貿易額雖增加,但貿易順差卻由2018年之194億余美元,縮減至去年之134億余美元,大幅下滑約三成,且檢視近5年對"新南向"貿易順差,大抵呈現下滑趨勢,致使島內生產毛額相對減少,相關"部會"須妥善因應。
評論指出,在數據被揭露前,臺行政機構經貿談判辦公室7月初才大內宣,東盟國家自臺灣地區(qū)進口比重已自2016年的5.5%逐步增至2022年的6.7%,今年1到5月自臺進口比重更升至8.1%,顯示"新南向"貿易熱絡。賴清德不久前在造勢場合也說,蔡英文上任后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已看到許多成效,2021年臺灣地區(qū)對"新南向"國家投資已達58億美元,超過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這無疑是民進黨當局典型的"報喜不報憂",賴清德和行政機構只挑貿易總額成長來宣傳,卻不敢和民眾說明,其實近年來臺灣地區(qū)從"新南向"國家賺到的外匯越來越少,民進黨當局口中的經貿熱絡榮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評論表示,賴清德對于"新南向"政策沒說實話,直接讓社會產生的質疑在于,他從選戰(zhàn)開打以來,是最積極反對重啟貨貿、服貿者,聲稱"臺灣要走向世界,不要走回以前老路",更以此作為和柯文哲、侯友宜的經貿路線區(qū)隔。但臺審計部門資料白紙黑字已擺在眼前,連民進黨當局重點扶植的"新南向"都不堪檢驗,賴清德有意和大陸經貿保持距離的路線,當真走得通嗎?
評論還指出,除了"新南向",賴清德的對美貿易說帖,"Lie GPT"如出一轍。從選戰(zhàn)開打來,賴清德已多次在造勢場合表示,臺灣今年1到6月,對美國投資的金額,已經高于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金額,臺灣的企業(yè)家已經用他們的腳做出了決定。
如此說法在引用數據上固然沒錯,但另一項賴清德不敢談的真相是,去年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含香港),占整體出口比重38.8%,美國僅是第3大出口市場,占整體出口比重15.7%。換言之,目前臺灣經濟仍高度倚賴大陸市場,無論民進黨喜不喜歡,就是現況。
當"新南向"錢越賺越少,對美貿易占比在幾年內難以追上對中國大陸,賴清德在選戰(zhàn)中還要繼續(xù)主張,把大陸隔絕在經貿政策藍圖之外,這若不是真笨,恐怕就是又要用意識形態(tài)來騙選票了。
時事評論員劉匡宇認為,在兩岸經貿領域,由于兩岸同文同種、產業(yè)鏈緊密整合,民進黨越是"反中",越是國際形勢供應鏈不穩(wěn)的情況下,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反而越來越深。
關鍵詞:
上一篇:江西廣豐區(qū)總工會走訪慰問外賣送餐員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走勢分化,燃油漲逾3%,焦煤、棕櫚油、玻璃漲逾2%,硅
2023-08-02 15:45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酒泉南都電源(300068)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
2023-08-02 15:45
百度智能云AI與大數據平臺總經理忻舟表示,目前,千帆大模型平臺已經全
2023-08-02 15:43
廣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發(fā)布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fā)展壯大的若干措施,措
2023-08-02 15:54
長陽科技(688299)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近期多家行業(yè)龍頭企業(yè)發(fā)布搭
2023-08-02 15:52
伊之密(300415)消息,7月31日,汕頭市澄海區(qū)群隆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與伊
2023-08-02 15:44
臺風→強臺風→超強臺風臺風“卡努”已連升兩級加強為超強臺風臺風卡努
2023-08-02 15:05
共享經濟曾經被寄予厚望,被譽為一種革命性的商業(yè)模式,為人們提供了方
2023-08-02 15:14
向綠向數向高端——山東傳統(tǒng)產業(yè)轉型升級闖出一片新天地□本報記者王建
2023-08-02 15:11
新修訂的《山東省中小企業(yè)促進條例》開始施行支持中小企業(yè)走“專精特新
2023-08-02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