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慈星股份籌劃易主停牌前股價漲四成 上市9年僅盈利1179萬

時間:2021-01-14 11:38:12    來源:長江商報    

僅過半年,慈星股份(300307.SZ)再度深陷涉嫌內幕交易的漩渦。

1月12日午間,慈星股份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孫平范正在籌劃協(xié)議轉讓股權或者委托所持股份表決權,受讓者還擬參與公司定增。這些事項將導致公司實現易主。

當日早間,公司發(fā)布停牌公告及臨時停牌公告,宣告當日開市起停牌。

公告稱停牌籌劃易主,不過,這一十分重大的信息或在停牌前已經泄密。

停牌前的兩個交易日,1月8日、11日,慈星股份股價大幅上漲,成交量急劇放大,兩天累計上漲近四成。

半年前,慈星股份實際控制人孫平范籌劃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信息披露前股價異動,引發(fā)交易所對其相關信息保密工作的問詢。

近幾年,慈星股份經營業(yè)績不佳。2018年以來,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的股東凈利潤(簡稱“凈利潤”)接連下降,2019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接連虧損。

停牌前大漲或涉內幕交易

一紙公告揭開了慈星股份股價大幅飆升的秘密。

1月12日,慈星股份發(fā)布重大事項的停牌公告,當日,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孫平范的通知,其控制的裕人企業(yè)有限公司(簡稱“裕人企業(yè)”)、寧波裕人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裕人投資”)擬向廣微控股(珠海橫琴)有限公司(簡稱“廣微珠海”)協(xié)議轉讓所持公司股份或委托所持公司股份的表決權。同時,由廣微珠海認購公司定向發(fā)行的股票,從而實現公司控制權變更。

1月12日早間,慈星股份相繼發(fā)了兩份公告,分別為臨時停牌公告及1月12日開市起停牌的公告,原因均為擬披露重大事項。

實際上,在披露上述重大事項之前,也就是1月11日晚,慈星股份在發(fā)布的股價異常波動公告中稱,公司目前擬籌劃通過股權協(xié)議轉讓或表決權委托,并結合上市公司非公開發(fā)行股票變更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事項,但具體方案尚在商討階段,存在不確定性。除這一事項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無關于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這是慈星股份首次公開披露擬籌劃易主事宜。

然而,這一重大的內幕消息或已在此前被泄密。

K線圖顯示,去年9月份開始,慈星股份股價處于下降通道中。9月7日,股價最高為8.80元/股,去年12月11日突然加速下跌,當日跌幅達17.66%,收報5.78元/股。下跌之勢延續(xù)至今年初。1月7日,收跌0.39%,股價為5.10元/股,較去年9月7日的8.80元/股累計下跌約42.05%。

突變發(fā)生于今年1月8日,當日早盤,慈星股份小幅高開,10時許,突然巨量資金拉升,10時19分,股價漲幅達17.65%。此后,高開高走,直至下午收盤,收漲15.69%。當日成交量急劇放大至1.38億元,前一個交易日僅為0.44億元。

1月11日,慈星股份早盤小幅低開,快速震蕩上行,尾盤,巨量封住漲停。直至收盤,股價為7.08元/股,漲幅為20%。成交量再次放大,達2.61億元。

短短兩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達38.82%。

跌跌不休的股價突然大幅上漲,原因或是公司秘而未宣的籌劃易主。因此,市場質疑慈星股份涉嫌泄密,相關方面可能存在內幕交易的行為。

在公告中,慈星股份僅稱,公司股票異常波動期間,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

其實,半年前,慈星股份也曾被質疑存在內幕交易行為。當時,公司引入戰(zhàn)投。

去年7月27日,慈星股份披露,公司控股股東裕人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裕人企業(yè)擬向自然人徐松達轉讓公司股份合計401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消息披露前后,股價大幅上漲。

經監(jiān)管部門追問,結果是,該事件始于去年6月中旬,徐松達表達有意受讓股份的想法,7月23日,孫平范將與徐松達的股權轉讓事宜告知了董秘及財務總監(jiān),同日委托法律顧問起草相關協(xié)議轉讓文件,雙方于7月24日正式簽署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當年7月10日至17日,徐松達的妻子、兒子存在買入和賣出慈星股份股票行為。

隨后,股價拉高后,孫平范又將所持5.01%股權轉讓給自然人劉少林。

上市9年僅盈利1179萬

涉嫌內幕交易的慈星股份經營業(yè)績不佳。

公開資料顯示,慈星股份主要從事針織機械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智能針織機械設備,2012年3月29日在創(chuàng)業(yè)板掛牌上市。

公司在官網中稱,其是智能針織機械行業(yè)領先的具有自主研發(fā)和持續(xù)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企業(yè),掌握智能針織機械核心技術,其中多項技術達到國際水平,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保持行業(yè)前沿。

然而,與其聲稱技術領先、產品質量保持行業(yè)前沿不相匹配的是,公司經營業(yè)績不佳。

上市前三年,即2009年至2011年,慈星股份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8.47億元、22.80億元、33.23億元,同比增長180.87%、169.18%、45.77%。同期凈利潤為1.34億元、5.52億元、9.18億元,同比增長298.35%、311.35%、66.23%,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均為高速增長。

然而,上市之前的2011年,是慈星股份迄今為止經營業(yè)績的頂點。

2012年至2014年,上市初期三年,公司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持續(xù)雙降。到2014年,營業(yè)收入下降至7.64億元,凈利潤為虧損3.48億元,首次陷入虧損。

2015年至2017年,受并購標的貢獻,凈利潤連續(xù)三年回升,2017年,凈利潤達2.39億元。

隨著并購標的業(yè)績承諾期滿,真實的盈利能力逐漸顯露。2018年,雖然營業(yè)收入繼續(xù)增長,但凈利潤大幅下降,為1.38億元,降幅為42.26%,扣非凈利潤只有0.34億元,同比下降72.45%。

2019年,慈星股份出現商譽減值,凈利潤再度陷入虧損,虧損金額為8.74億元,同比下降734.30%,扣非凈利潤為-9.45億元,降幅達2887.19%。公司全資收購的移動互聯網業(yè)務子公司杭州優(yōu)投科技有限公司及杭州多義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及行業(yè)政策發(fā)生重大變化,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26億元。此外,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及電腦橫機機型更新速度加快等因素,產生存貨減值損失1.41億元。加上無形資產減值等,資產減值損失合計達8.14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雖然沒有商譽減值,但經營業(yè)績仍然虧損,虧損金額為0.27億元。在半年報中,慈星股份稱,受疫情影響,產量難有增量,海外訂單銳減。

wind數據顯示,2012年上市至2020年前三季度,慈星股份實現的凈利潤累計數為1179萬元。接近9年時間,僅盈利千余萬元,慈星股份的經營業(yè)績確實有點慚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兩次共計轉讓10%股權,孫平范合計套現4.47億元。

經營業(yè)績不佳、實際控制人接連轉讓股權,慈星股份在二級市場上一度表現不佳。

K線圖顯示,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17日期間,慈星股份的股價長期位于5元/股左右徘徊。

關鍵詞: 慈星股份 易主停牌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