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滅亡第一罪人,遭西方屈辱的導火索,人們同情他卻死有余辜!

時間:2022-03-31 15:55:05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公元1644年三月的北京,李自成帶領20萬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被迫上吊自盡,明朝徹底滅亡。短短40多天過后,起義軍就在山海關被清軍徹底擊敗,狼狽逃回西安,而清軍則大舉入關進入北京城。從此中國開始了滿清王朝的統(tǒng)治。也是從這個時候起,中國逐漸的衰敗下來,導致了后來外國列強的瓜分,300多年最黑暗的年代,也是中國最屈辱的歷史。那么造成明朝滅亡的第一罪人到底是誰呢?

有人說明朝的滅亡是萬歷皇帝長期不上朝形成的惡果,也有人說明朝的滅亡是天啟皇帝重用魏忠賢所造成的,而在小編看來造成明朝徹底滅亡的并不是上面兩人,而是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

首先要說明的是崇禎皇帝并不是一名昏君,相反其執(zhí)政期間克勤克儉,有擔當,心懷遠大抱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名好皇帝,為何卻是明朝滅亡的第一罪人呢,之前的皇帝在某種程度上還不如崇禎。我們接下來對此進行分析。

第一在崇禎繼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魏忠賢極其黨羽徹底根除,雖然鏟除了朝廷內的一顆毒瘤,但同時也使得東林黨一家獨大,打破了之前的相互制約,致使朝廷從此各種決策全部把控在東林黨手中,崇禎的各種決策實施起來困難重重,最終全部無疾而終。

第二明朝財政吃緊,朝廷適當增加稅收本無可非議,但是東林黨與當時東南巨富為利益共存體,魏忠賢在時可以進行相互制約,但此時東林黨一家做大,富人的稅收無法增加,只能對窮人下手,圍剿李自成需要銀兩,攻打張獻忠也需要銀兩,東北、西北賑災同樣需要銀兩。百姓不堪重負,紛紛起義反抗,致使全國戰(zhàn)事不斷。

第三崇禎生性多疑,努爾哈赤父子之所以無法進入山海關,主要是由于孫承宗和袁崇煥兩人鎮(zhèn)守邊疆。此二人的才能,崇禎心知肚明,所以在登基之初就重用袁崇煥,使其從一介布衣直接提升到掌握東北和華北地區(qū)的封疆大吏。而袁崇煥的才能也是有目共睹,有他在國家邊疆可謂是固若金湯??墒侨绱艘粋€猛將由于東林黨的讒言和崇禎的猜疑,最終將其凌遲處死,一代名將卻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悲痛。即便如此在邊疆仍有孫承宗鎮(zhèn)守,他與袁崇煥為師徒關系,才華能力更在其之上,可孫承宗也沒有幸免遇難,不久后就在崇禎的默許下被東林黨擠走,如此奇才最終也是落得自盡的下場。據統(tǒng)計崇禎在位十七年,換過的首輔高到五十多位。朝廷重臣,國之根本。如此多疑,豈能成事。多疑的崇禎,此般用人,導致君臣離心,才有了后來李自成破北京,北京城里的高官,竟有人討闖王高興而侮辱崇禎的丑態(tài)。

第四不懂得變通,當時的明朝可謂是腹背受敵,如想度過難關定然不能雙線作戰(zhàn),最為穩(wěn)妥的方法就是與一方講和,并許以重利聯(lián)合起來共同討伐另一方,不能說可以使明朝轉危為安,最起碼延續(xù)百年是沒有問題的。太平天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先是妥協(xié)允許其在南京定都,隨后由于士氣不在,清軍后起勃發(fā)一步步蠶食,最終將天平天國全部鎮(zhèn)壓。

崇禎臨死前的那句"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最終本人還是將之前的種種錯誤全部推卸到了大臣身上,試想如此沒有擔當?shù)囊粋€人又怎么會掌管好一個國家呢。所謂一國之君手握生殺大權,倘若任賢為能,處事果斷又怎會將大明江山拱手讓人,是的漢人被滿清統(tǒng)治近300年之久,以至于后面的閉關鎖國,被西方列強不斷的瓜分。若非如此此時的中國不僅僅是現(xiàn)在這個情況了吧,浪費了中國太多的時間,也使得民族受到了太多的屈辱。毫不夸張地說,崇禎確實是明朝滅亡的第一罪人,同樣的也是民族的罪人。

關鍵詞: 心知肚明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