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明明有機會挽救清朝,為何老了就變慫了呢?

時間:2022-04-02 19:44:38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熟悉中學歷史教材的朋友都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成為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線,當年意氣風發(fā)的林則徐也成為清朝最剛的大臣,你認為林則徐做這件事是一時沖動不計后果嗎?其實他對敵國早就了如指掌,甚至早已想出破敵的良策,在鴉片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時,他給英國國王寫了一封"恐嚇信",信中內容是這樣的:我國的茶葉大黃,外國一日也不可缺少,若你們執(zhí)意開炮,我國將停止供應。

林則徐高估了茶葉、大黃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比起中國的領土、黃金白銀,這些消遣品不值一提,眼看英國人就要動真格了,林則徐上書寬慰道光帝,英國人只擅長海上作戰(zhàn),一登陸地,他們必定打不過我們的長矛利刃,直到海關失陷,英軍涌入城中時,林則徐還在堅持這種看法。

然而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結局,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場中西對戰(zhàn),清朝輸的老臉都沒了,林則徐也成為清朝與西方列強的籌碼,因為虎門銷煙,讓英國人記住了林則徐這個愣頭青,英國人自然不會說出他們對外擴張真實想法,將戰(zhàn)爭矛頭指向了林則徐,這時朝中主張議和的大臣們也紛紛要把林則徐推出去當擋箭牌,道光帝忍痛將這位昨日功臣降為罪臣,發(fā)配到伊犁去贖罪。

關鍵詞: 鴉片戰(zhàn)爭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心知肚明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