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時間:2022-03-28 17:37:0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朝代,有著富宋之稱,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和經濟都很強大的朝代,但尷尬的是宋朝的對外戰(zhàn)爭卻是勝少敗多,可以說空有強大的經濟,卻沒有強大的武力。

宋朝為什么會這樣呢?

是因為重文輕武!

而說起重文輕武,很多人認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責任,是他一手導致了宋朝重文輕武,并且積弱了三百年,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其實很多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著一個積累的過程,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會爆發(fā),或者就會發(fā)生本質改變。

宋朝的重文輕武,也可以理解為之前長期重武賤文之下的一個質變,而趙匡胤是這個質變過程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眾所周知宋朝建立以后,結束了五代十國大亂世,而五代十國是什么樣的亂世呢?

是一個重武賤文的亂世,各路軍閥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打贏了稱王稱帝,打輸了則是使一地生靈涂地,紛紛擾擾幾十年,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在當時環(huán)境下,武將可以說是最有潛力的職業(yè),因為很多武將都是當著當著,隊伍壯大了,自己就來當皇帝了。像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以武將身份,來了一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來取后周而建立宋朝。

正因為如此,宋太祖趙匡胤在開國以后,曾經問道趙普,為什么之前皇帝經常是換來換去,天下不得安寧呢?

趙普是個聰明人,馬上為趙匡胤出了三策,簡而言之就是剝奪武將的兵權,收回地方的經濟等大權,以文臣壓制武將。

自此宋朝就開始了重文輕武,沒辦法之前重武賤文太狠了,所以這么長時間積累下來,就出現(xiàn)了一個質變,成為了重文輕武。

當然這個質變并不是很好,屬于是矯枉過正,并沒有解決之前的問題,而是走上了另一條錯誤的道路。

說完這個質變過程,再來說說為何說趙匡胤是關鍵人物之一,而不是關鍵人物呢?

因為趙匡胤只是開了一個頭,真正的完成重文輕武的宋太宗趙光義及其后面皇帝。

畢竟趙匡胤是武將出身,在軍中多年,知道實際情況,所以雖然重文輕武,但是還有一定限度,給予武將一定的自主性,不然武將不能隨機應變,自然是不利于戰(zhàn)事。

到了宋太宗趙光義時期,這位趙二皇帝是文臣出身,根本不懂軍中實際情況,或者說就算懂,也依舊要進一步限制武將的權力,因為他要坐穩(wěn)皇位,牢牢掌握大權。

所以宋太宗趙光義時代,不只是重文輕武嚴重,更是鬧出不少笑話,比如說不考慮什么實際情況,賜將領陣圖來御敵什么的。

而宋太宗之后的皇帝,自然繼續(xù)加深和鞏固重文輕武這一政策。

所以說宋太祖趙匡胤只是開了一個頭,這個重文輕武政策的徹底實施,是之后幾代皇帝,尤其是宋太宗時代,才完成的,因此說趙匡胤是關鍵人物之一,并非是他一個人的問題。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chuàng),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寫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關鍵詞: 重文輕武 五代十國 矯枉過正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