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韓信被拜為大將前,除了蕭何的力薦,劉邦還靠啥判斷韓信的本事?

時間:2022-03-22 06:13:57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漢元年,曾做過楚軍逃兵的韓信,再次做了漢軍的逃兵。

韓信做逃兵的消息傳到蕭何蕭相國的耳朵里,蕭何來不及向漢王劉邦報告,便帶著幾個人匆匆出發(fā),追趕韓信去了。

幾天之后,蕭何帶韓信回來,跟劉邦力薦了韓信。蕭何稱韓信為國士無雙,說韓信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劉邦東爭天下。

就這樣,經過蕭何的力薦,劉邦就登壇拜將,拜韓信為大將。

劉邦為什么會拜韓信為大將,除了蕭何蕭相國的力薦,劉邦還有其他的判斷方法嗎?

實事求是地說,蕭何蕭相國力薦之外,劉邦并沒有其他的判斷方法。

劉邦之所以會拜韓信為大將,就是因為蕭何蕭相國,他非常相信蕭何的判斷力,也必須要給蕭何的面子。

這是劉邦的過人之處。

在韓信之前,周文也被陳王拜為上將軍,宋義也被楚懷王拜為上將軍,但陳王和楚懷王都在拜周文、宋義為大將軍之前,全部搞過一次面試,而劉邦并沒有在拜韓信為大將軍前面試過韓信。

當然了,劉邦雖然沒有面試過韓信,但劉邦是留有后手的。

這后手便是劉邦與陳王、楚懷王最大的不同之處,即劉邦可以親冒矢石,披掛上陣。

因為劉邦可以親自帶兵征戰(zhàn),所以劉邦任命哪個人為上將軍,并不重要。

你就想吧,無論劉邦任命哪一個人為上將軍,都不會把軍權交給這名上將軍,上將軍仍舊得受到劉邦的指揮,所以如果這個上將軍的能力確實不行,劉邦也能發(fā)現(xiàn),不至于像周文那樣直接折損了整支軍隊。

所以,劉邦根本就不需要像陳王、楚懷王那樣對韓信進行面試。

當然了,在登壇拜將之后,劉邦也對韓信進行了一次面試,這次面試的內容,惜墨如金的司馬遷不惜篇幅,把韓信和劉邦的對話細致如實地記錄了下來。

這次面試,韓信并沒有像韓王信那樣泛泛而談,而是從天下格局上指出,劉邦雖然表面上看著弱小,但很容易就逆轉,成為比項羽更強的諸侯王。

后來天下形勢的發(fā)展,完全如韓信所預料的那樣,跟韓信說的一模一樣。

這就證明了,韓信的見識是很好的,而劉邦也是很識人的。

當然了,劉邦之外,作為相國的蕭何,也非常識人,蕭何之外,作為太仆的夏侯嬰,也非常識人。

如果你曾仔細地研究過蕭何的傳記和夏侯嬰的傳記,你就會發(fā)現(xiàn),韓信之外,蕭何跟夏侯嬰兩個也在劉邦沒有發(fā)跡前就認定,劉邦就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蕭何多次維護劉邦,夏侯嬰則多次和劉邦相談甚歡。

現(xiàn)在的我們,如果沒有做過人事,根本就不能理解,為什么做人事的只需要面試,就能大概確定一個人的真實水平。

劉邦、蕭何、夏侯嬰也是一樣。

關鍵詞: 登壇拜將 判斷方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