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濟南市民耗時6年繪就15米長卷 再現(xiàn)百余年前小清河沿岸景象

時間:2021-03-26 15:13: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商埠列,船舶云集往來如織,萬里鯨舟,電波岳濤晝夜星馳”……一幅《小清河東流圖》將人們帶回百余年前山東境內小清河的繁榮景象。濟南市民楊勇耗時6年繪制長15米、寬0.5米的長卷,再現(xiàn)1880年到1900年間小清河沿岸景象。

25日,記者在楊勇的家中看到了這幅畫作。濟南老火車站、洪家樓教堂、丁寶楨墓、華山,還有碼頭的鹵水工人、卸貨的挑擔工、尋常人家的勞作場景……百余年前小清河沿岸的農業(yè)、商業(yè)風光等一覽無余。紅色地名章標注、上中下游的題字注解,各處細節(jié)彰顯創(chuàng)作者的匠心。

與其他畫作不同,《小清河東流圖》是在手稿基礎上,用電腦按照比例掃描、拼接而成。“之所以用這種方法,是為了更便捷地將新搜集的素材融入到畫中,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讓其更加完美。”楊勇說。

“最能反映小清河繁榮景象的是來來往往的船只。”楊勇向記者介紹說,對槽船是小清河頗有特色的運輸槽船,有些河段很窄,它可以把對接處拆下來,形成兩條短船,方便來往行走、掉頭。不僅如此,在畫作中,每個人的形態(tài)、動作、衣物等各不相同。楊勇謹慎考證,深究細節(jié),盡可能復原彼時的人與物。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楊勇走遍河流沿岸,到圖書館查閱大量書籍,從網上找尋以前的照片資料、歷史背景、各地民俗資料,訪問當?shù)鼐用?,力求符合史實?ldquo;創(chuàng)作期間有太多人來催我了,但我還是想把它做到最好。”從創(chuàng)作到階段完成,他畫了千余張手稿。

“小河縈九曲,茂木郁千章”。小清河位于魯中腹地,南依泰山山脈,北與黃河并駕齊驅奔流入海。其源起濟南市泉群,流經濱州、淄博、濱州、東營、濰坊等地,全長237公里,具有水陸聯(lián)運、河海聯(lián)運、農田灌溉、水產養(yǎng)殖等多種功能。

曾經清水綠岸,后因污染水質變差,如今經過治理終于再現(xiàn)魚翔淺底的小清河即將復航,也備受關注。“曾經,它接納了很多縣市的污水,人們都把‘小清河’叫作‘小臭河’。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目的也是讓人們知道小清河曾經清澈、輝煌、繁榮過。”楊勇作為沿岸居民,對小清河有獨特感情。

從2015年至今,每到周末,熱愛攝影的楊勇還會拿起相機,駕車或乘船前往小清河沿岸,走訪記錄,創(chuàng)作了攝影圖集《嗚咽的小清河》。兩年,楊勇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小清河經過治理,由原來的“小臭河”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清河”。在河岸邊,他經常可以看見成排垂釣者。河水清清,完全看不出以前滿是污水的景象。

現(xiàn)階段,楊勇最為期待的是小清河再次通航,他能夠親眼目睹小清河航道上的繁榮景象。曾經在小清河上漂流過的他,計劃再次對小清河進行全線漂流,以不同的視角進行觀察,補充素材再次創(chuàng)作。 (孫宏瑗)

關鍵詞: 濟南 小清河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