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能力很強卻混得不好,本質是不懂籌謀!這個套路讓你不戰(zhàn)而勝

時間:2022-05-15 07:35:26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wèi)尉李廣擔任驍騎將軍,太仆公孫賀擔任輕車將軍,大行王恢擔任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擔任材官將軍,這四人統(tǒng)率戰(zhàn)車、騎兵、步兵共三十多萬人,暗中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設套等待匈奴單于進入山谷就全軍出擊。

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漢朝軍隊暗地派聶壹當間諜,他逃到匈奴人那兒,聶壹對單于說:我準備殺掉馬邑縣的縣令和縣丞,然后獻城歸降,您可以得到全城的所有財物。

匈奴單于很信任聶壹,就同意了聶壹的計劃,于是聶壹返回馬邑縣城斬殺死囚,把他們的頭掛在馬邑城下,假冒縣令、縣丞,向匈奴單于的使者證明自己完成約定,聶壹說:馬邑縣的長官已經死了,你們可以趕快來!

于是匈奴單于越過邊塞,統(tǒng)率十萬騎兵進入武州塞,當他們走到距離馬邑縣城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單于見牲畜遍野,卻沒有一個放牧的人,他感到十分奇怪就派人攻打亭隧,俘虜了雁門郡的尉史,正要準備殺掉他,尉史卻告訴匈奴單于漢兵埋伏的地點。

匈奴單于大吃一驚,說:我心中本來就懷疑其中有詐。于是領兵撤退,在撤出漢境之后,匈奴單于對俘虜?shù)奈臼氛f:你真是上天派下來保佑我的??!于是稱尉史為天王。

邊塞守軍傳報匈奴單于率軍撤走,漢軍追到邊塞估計追不上了,就全軍撤回,王恢指揮另一支軍隊從代地出發(fā),準備襲擊匈奴的后勤給養(yǎng),聽說單于返回的軍隊很多,不敢冒然出擊。

馬邑之謀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漢朝設下天羅地網就等著匈奴單于往套里鉆,沒想到漢朝這邊費勁設下的套子,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最終以失敗告終,導致這次行動的失敗,表面上看是由于尉史的泄密,其實這次行動的失敗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一、動靜太大。

馬邑之謀的失敗主要敗在動靜太大,聶壹誘騙匈奴單于上當,必須要保證簡單易控,匈奴單于發(fā)現(xiàn)牛羊無人放養(yǎng)、這種情況本來就不正常,另外三十萬大軍在塞內埋伏,動靜非常大,一個小小的尉史都知道埋伏的地點,即使尉史不說,匈奴單于也會派斥候刺探消息,還是有泄露的可能。

二、行動泄密。

馬邑之謀動靜太大,導致整個行動泄密,任何行動動靜越大就越容易出問題,泄密的機率就越大,馬邑之謀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但是小小的尉史都知道,說明大部分人已經知道漢軍的埋伏地點,漢軍設伏行動無疑是失敗的,俗話說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最后馬邑之謀的失敗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三、缺少方案。

一個好的行動有主要方案,也要有預備方案,馬邑之謀作為重大的軍事行動,出動大軍30萬,竟然只有行動方案,而沒有預備方案,一個好的方案必須要制定預備方案,萬一行動不成功,立馬執(zhí)行預備方案,但馬邑之謀缺少預備方案,沒有事先謀劃失敗的計劃,所以最后匈奴單于撤退時,大行令王恢不敢出擊。

馬邑之謀的這個故事告訴職場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認真地準備和周密的安排,沒有準備就盲目行動,只能是空歡喜一場,任何行動只有事前經過深思熟慮,進行精心準備策劃,三思而后行,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以上故事出自《資治通鑒》,這套書記錄了很多權力斗爭、朝代更迭的故事,內容有高瞻遠矚、也有運籌帷幄、有韜光養(yǎng)晦、也有出奇制勝,有大謀略,也有小伎倆,有才華,也有心機,有聰慧,也有機敏。

清代學者王鳴盛這樣評價《資治通鑒》: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老人家最愛看這套書,前后一共看了17遍,書上都做滿了筆記,老人家曾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真是一部難得的好書!

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看看這套《資治通鑒》,這套《資治通鑒》有三個特點:一,原文+白話文翻譯,誰都能看懂,二,保持足本原貌,讓你讀到原汁原味的故事,三,精美包裝,非常上檔次,無論是自己讀還是孩子都很不錯。

這套書一共6冊,原價298元,現(xiàn)在78元包郵!每本僅13塊錢,而且是盒裝非常超值,如果你也讀歷史故事,這套《資治通鑒》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想干成一番事業(yè),建議你多讀讀《資治通鑒》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你不是缺少機會,而是缺少掌控全局的智慧!

關鍵詞: 資治通鑒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