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趙匡胤終結了五代十國的亂世 但矯枉過正給后世留下了巨大隱患

時間:2022-04-16 16:41:26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北宋初立,趙匡胤就詢問趙普為何五代戰(zhàn)亂不止,趙普就用"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八個字進行概述。趙匡胤就向趙普詢問應對之法,趙普又用了八個字概述"制其錢谷,收其精兵"。也就是說,趙匡胤君臣將五代的亂局歸根于君權與中央的衰弱,導致了權臣與地方割據的強勢。

熟悉中國歷史的或許都知道,這種情況的應對之策就是伸張皇權、加強中央集權。而實際上在后周世宗柴榮時期已經為北宋打下了很大的基礎,柴榮通過一系列戰(zhàn)爭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君弱臣強的現狀,并通過建立中央禁軍加強中央的實力,可惜的是后周世宗在位僅僅五年,好多政策沒有形成制度進一步落實。而柴榮留下的政治遺產被趙匡胤繼承了下來,北宋君臣開始動用國家機器大刀闊斧地展開改革。

趙匡胤首當其沖對禁軍進行改造,但問題卻來了。趙匡胤是靠著禁軍的支持才登上皇位,面對這些昔日的老戰(zhàn)友,趙匡胤不好意思開口。經過和趙普的反復商議,還是要硬著頭皮去直面這些有功的老戰(zhàn)友。

杯酒釋兵權

一天,趙匡胤把這些將領都叫過來喝酒。趙匡胤先是感謝這幫兄弟的擁戴,眾將領一聽個個樂開了花。趙匡胤接著開始自諷道:自己何德何能能當上皇帝。這時就有一些將領感到有些不對勁,連忙拍馬屁安慰趙匡胤說:陛下是天命之子不是一般人。

宋太祖老陰陽人了,繼續(xù)言道:自從當皇帝之后天天吃不好睡不好。將領們這時就冒出冷汗問道:皇帝你到底怎么了啊?

趙匡胤直接開門見山:再做的都是我信任的兄弟,我對你們一萬個放心。但如果有一天你們的手下把刀架在你們的脖子上,給你們黃袍加身怎么辦?老趙把話剛講完,眾將領急忙簇擁過來下跪:這我們確實沒想過,還望陛下救救我們。

趙匡胤看兄弟們這么識時務,就對他們承諾:交出兵權,給你們榮華富貴,結為聯姻子孫后代共享富貴。眾將領個個心領神會,第二天將領們就開始紛紛稱病,交出了兵權。

改造禁軍

杯酒釋兵權之后,宋太祖就開始改造軍隊。首先將地方的精兵都抽調到禁軍,加強禁軍實力,把禁軍打造成為首都的衛(wèi)戍部隊以及皇帝直屬的國防軍;變地方武裝為廂軍,負責地方的治安工作。然后就是削弱禁軍將領,在后周時代的編制是侍衛(wèi)親軍司與殿前司二司機構,趙匡胤直接改成了殿前司與侍衛(wèi)馬軍司、侍衛(wèi)步軍司的三衙機構。最后禁軍的駐地進行不定期更換,禁軍將領也是不定期任職,達到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目的。

分割相權改造地方

為了加強皇權,趙匡胤開始分割相權。設立樞密使與三司使,將宰相的軍權與財權剝離出來。又設立參知政事(副宰相),進一步分割宰相的行政權。并且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廢除宰相特權的"坐論"之禮,經過改革宰相的地位大大降低。

對于地方行政機關變"道"為"路",設立監(jiān)司結構,顧名思義監(jiān)視地方。監(jiān)司結構分別設置:轉運使(負責各地物資調度,后期可以考核地方知府)、提點刑獄(負責各路律法與治安工作)與提舉常平司(負責各路民生經濟)??梢哉f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關注民生

中原大地連年戰(zhàn)亂,民生凋敝,宋太祖特別關心民生問題,想盡辦法減輕人民負擔。比如,在宋之前,政府大興土木征調百姓服役,百姓需要自備干糧義務勞動的;而趙匡胤做出了調整,今后國家征發(fā)民力提供錢糧,百姓與政府變成了雇傭關系。

民以食為天,宋太祖關系農業(yè)的發(fā)展。在大豐之年,糧食價格低,政府會以往年平穩(wěn)的價格收購糧食,保障農民的積極性;大災之年,糧食價格高,政府就會拿出官量穩(wěn)定價格,加強各地調度保持供應。

從民生問題的一些措施上,可以看出宋朝已經有了現代化政府的雛形。

太祖碑誓

宋太祖曾經將大宋的國策刻在石碑上,讓后世之君遵守,這就是著名的太祖碑誓。

根據《宋史》,碑文上有三條內容:、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傳聞這三條是宋朝皇室的秘密,在靖康之變時才大白于天下。

但令人疑惑的是,這三句話條條能夠體現皇恩浩蕩,為什么要隱瞞呢?而且只有皇帝知道,每代皇帝還能保守秘密,連親近的大臣都不知道。雖然奇怪,但北宋160年,完全遵守了這三條,這三條可以說是大宋的國策。

解決舊問題產生新問題

趙匡胤利用國家機器對王朝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為五代十國亂世劃上了句號。但凡是矯枉過正也為宋代積貧積弱的現狀埋下伏筆。

從安史之亂起,中原王朝衰落,游牧民族重新崛起。到了五代,后晉皇帝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交予契丹,導致中原門戶大開,加劇了中原王朝的危機。而宋太祖推行的政策,使得出現重文輕武的現象,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下降。致使對外戰(zhàn)爭中,宋朝很少取勝,常常以經濟為后盾拼消耗逼退對手。

為了加強皇權,控制地方,增設了不必要的官職,造成了嚴重的冗官現象。而這一系列的新問題,被趙匡胤一股腦的留給了后世之君。

關鍵詞: 中原王朝 五代十國 矯枉過正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