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體育 > 正文

中國男子舉重隊總教練于杰是青島漢子 里約遺憾東京彌補

時間:2021-05-24 14:29:56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期待在東京奧運會展現(xiàn)中國力量”

他,是一個地道的青島漢子,率領著中國大力士們在國際賽場摘金奪銀。在他調(diào)教下,三名隊員拿到了奧運會金牌等22個世界冠軍,打破4項世界紀錄,在世界舉壇演繹著中國力量。他,就是中國男子舉重隊總教練——于杰。

十四年辛苦磨一劍

年少時,身處田徑之鄉(xiāng)的于杰因為身體條件出色而被選入了田徑隊。沒成想,在田徑隊的他又被舉重教練一眼選中,改行練起了舉重。從青島隊、山東隊再到八一隊,短短幾年時間,于杰就在國內(nèi)舉壇嶄露頭角,并接連在全國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1994年對于杰來說,應該是人生的轉(zhuǎn)折。這一年他選擇了退役,因為業(yè)務能力強而被留在了八一隊擔任助理教練。“其實也沒什么,當隊員的時候,就是喜歡琢磨東西。教練的訓練計劃,大家都是會不打折扣地執(zhí)行,但我總是想知道教練為什么這么安排,久而久之,自己也算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邊學邊干,擔任助理教練的于杰,更多的是向老教練虛心討教,課余時間開始鉆研業(yè)務,很快就進入了新角色。

2006年10月,于杰手下多了一名叫廖輝的隊員。當時他成績,抓舉140公斤、挺舉180公斤,像這樣水的運動員,在國內(nèi)有一大把。和很多舉重選手一樣,廖輝也是一名抓舉弱、挺舉強的偏科型選手,于杰開始了對廖輝的“改造”,“他的力量非常好,我在提升他力量的基礎上,從技術方面作了調(diào)整,舉重隊員一般都是挺舉帶動抓舉,但我指導廖輝的方法剛好相反,讓他以抓舉帶動挺舉。”

2007年底,早已進入國家隊擔任教練的于杰,自費讓廖輝成為國家隊的一位編外運動員。這個自費爭取來的機會,讓廖輝的訓練水更上一層樓,也為廖輝幾個月后能以一匹“黑馬”的身份在北京奧運會奪冠埋下伏筆。2008年,當廖輝一舉拿下奧運會金牌時,于杰在歡慶過后,一個人偷偷跑到了洗手間抹起了眼淚。“干教練14年,能帶隊員拿到奧運會金牌,這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直到那一刻,我才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這塊金牌,也算是對我的獎勵。”回憶起當時那一幕,于杰仍是頗為感慨。

金牌教頭有“秘籍”

北京奧運會的廖輝,倫敦奧運會的呂小軍,里約奧運會的龍清泉,都是于杰一手帶起來的金牌運動員。三屆奧運會三枚奧運金牌,于杰成為了中國體育界為數(shù)不多的“三連冠”金牌教練。可以想象,他的執(zhí)教方法的確有獨到之處。

“也沒什么,就是多跟隊員們在一起,多了解他們的情況,根據(jù)不同的隊員,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別小看于杰這一句話,其中包含了很多內(nèi)容。比如說廖輝,當年入隊時就比較“叛逆”,于杰就試著一點點走他。于杰比廖輝剛好大20歲,他還扮演一個“父親”的角色。廖輝家庭條件不太好,從小就懂得幫父母分擔家務,養(yǎng)成了勤奮的好慣,這也讓于杰對弟子格外喜歡。既然當“父親”,就得關注“孩子”的生活。初到八一隊那會兒,于杰注意到廖輝總是很晚才來吃晚飯,后來發(fā)現(xiàn)他對下午訓練量不滿足,獨自偷偷加練;周末也很少出門,而是去蒸桑拿、跑步以保持體重。

“他以為多練一點,就能出成績。這種精神讓我很感動。”于杰暗自點頭,但卻以“嚴父”般的語氣把廖輝訓了一通,說他不遵守訓練日程,“后來,我告訴他,訓練要循序漸進,量和度要科學地控制,不是使勁練就能出成績,相反還容易受傷。”

責之切,愛之深。為了幫助廖輝走好成長的每一步,于杰還把廖輝當成朋友一樣。每次比賽前減體重,往往是運動員最痛苦的時候。不能吃任何東西,包括水;晚上常常由于饑餓睡不著覺;蒸桑拿蒸得人都要虛脫……每每這個時候,于杰總是陪在廖輝的身邊。

師徒、父子、戰(zhàn)友,正是這三層“特殊”的關系,讓廖輝在日后遭遇挫折和低谷的時候,有了堅強的后盾。

里約遺憾東京彌補

兩金兩銀,于杰率領的中國男子舉重隊在里約奧運會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但在他眼中,這只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他希望在東京奧運會上,帶領中國男舉實現(xiàn)歷史突破。

目前,于杰帶著剛剛參加完亞洲錦標賽的國家隊隊員們,在西安按照防疫要求進行隔離。五枚金牌,不但讓隊員們時隔2年參加了國際大賽,同時通過比賽找回了信心。“自從1999年參加完世錦賽,我們就沒有任何國際大賽可打。隊員們在封閉條件下訓練,承受了非常大的精神壓力,通過這次比賽,隊員們不但有所釋放,更重要的是摸清了很多對手的情況。”疫情的發(fā)生,導致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徹底打亂了于杰的備戰(zhàn)計劃。面對困難,于杰帶領著他的教練團隊想盡辦法來調(diào)整隊員們的狀態(tài)。按照計劃,國家舉重隊將于5月27日重返北京大本營,為東京奧運會做最后的沖刺準備。“五個奧運會級別,每個國家只能報四個,所以這需要我們教練團隊去綜合考慮,根據(jù)各級別隊員的自身以及對手的情況,來確定四個參賽名額。”于杰說,“不管誰參賽,都是代表國家,都要在奧運會這樣的世界大舞臺上,展現(xiàn)咱們的中國力量。”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許 諾

關鍵詞: 中國男子舉重隊 總教練 于杰 青島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