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雙減”后開學兩周學科類輔導降溫 不少家長選擇興趣類

時間:2021-09-16 09:19:58    來源:青島日報    

新學期開學已經(jīng)半月有余,作為“雙減”新政實施后的第一個學期,學生校外負擔到底有無減輕?家長和學生對學科類輔導班 “受限”接受度如何?學生的周末如何度過?這幾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diào)查和采訪。

現(xiàn)場:

學科類門可羅雀

興趣類火爆異常

上周六記者趕往李滄區(qū)星光大道大廈進行實地采訪,了解“雙減”落地后各教培機構的周末“上座率”情況。大廈內(nèi)外聚集了學而思、新東方、劍橋英語、點金美術等十幾家教育培訓機構,是李滄區(qū)教培機構最為扎堆的“校外學中心”。中午12時,記者在大廈西南門出口處注意到,四五十名剛結束上午課程的孩子集中下課離場,同時還不斷有參加下午課的學生和家長陸續(xù)趕來。因為接送孩子的家長太多,出口所在的峰山一路甚至出現(xiàn)了短暫的擁堵。而在大樓內(nèi)部兩部電梯里同樣學生扎堆,幾乎每趟下行電梯都滿員。與西南門出口處的熱鬧火爆截然不同,距離出口不足百米的青島學而思李滄教學點,卻看不見學員和家長的身影。

“‘雙減’之前,到了周末學而思的孩子是最多的,到了中午放學,人成群結對,現(xiàn)在不允許周末上課之后,只有周一到周五的晚上那兒才有學生。”有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雙減”新政落地前,位于大樓外的學而思和位于五樓的新東方是整個星光大道大樓里最為火爆的兩家機構,而隨著學科類教培機構不允許周末開課的新政出臺,學而思等主打學科類教輔的機構周末門可羅雀。記者走進學而思教學點注意到,不同于一個月前記者前來探訪暑期班時的班班爆滿,整個教學點十幾間教室全部關著燈空無一人,走廊和等候區(qū)里也見不到學生和家長的身影。而在大廈內(nèi)的點金美術教育等非學科類教培機構里,記者注意到,不少教室的學生“上座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有的教室里學生剛剛離場,工作人員就進來打掃教室,準備迎接下午學員的到來。

調(diào)整:

部分教培機構全面叫停線下輔導

“本來我們是周六和周日兩個上午的課,從新學期開始,課程從周末挪到了周中,改到了周三和周五晚上,前幾天老師發(fā)最新通知,初中階段的線下班全部改成線上進行。”李女士的兒子一直在學而思上數(shù)學、英語的培優(yōu)類課程,剛剛過去的兩周,她孩子的課程已經(jīng)做了兩次大的調(diào)整。因受“雙減”限制令的影響,從新學期開始,學而思、新東方等知名教培機構紛紛將學科類周末班調(diào)整至周中。因此,在過去的兩周時間里,每天20時30分,像位于中山路上的學而思培優(yōu)等校區(qū),都會有大批結束課程的學生扎堆放學。

而就在幾天前,青島學而思再次通過官微發(fā)布通知,從本周一開始將初中階段的全部周中面授課轉為在線小班課,同時進行課程產(chǎn)品升級。這意味著,從本周開始,青島學而思全面取消了初中階段線下面授課,改為線上課。與此同時,9月13日新東方宣布旗下的東方優(yōu)播已決定全面關閉K12業(yè)務,開始啟動學員退費工作。

變化:

不少家長棄學科轉而選擇興趣類

“周末班改成周中班后,考慮到結束校內(nèi)課程后還要再接送,我孩子所在的班有些學生就選擇不再上課外輔導班了。”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因考慮到周中班接送用餐困難、下課時間較晚影響作息等問題,不少家長和學員已經(jīng)開始取消或削減學科類輔導班。與此同時,轉而選擇非學科的興趣類教培機構的家長不斷增多。

丁女士的兒子剛上三年級,原來在校外上英語和數(shù)學兩門學科輔導班,都安排在周末,新學期開始后,孩子的英語課轉為了周中線上課,數(shù)學課則取消了,突然放慢的周末節(jié)奏,讓全家人都放松了下來。“其實我們原來上學科類輔導班主要是隨大流,孩子在數(shù)學提高班上學得也有點吃力?,F(xiàn)在好了,他自己選了輪滑課,上周六下午第一次學了兩小時沒滑夠,讓姥爺陪著他在廣場又自己滑了一個多小時,傍晚喊著吃飯才回的家。”丁女士說,取消數(shù)學課改學輪滑后,兒子明顯高興了許多,周六消耗的精力多了,晚上睡眠也變得更好,她還計劃再給孩子報一門興趣班,把周日的時間也用起來。

位于李滄寶龍廣場內(nèi)的一家少兒舞蹈培訓機構,也感受到了“雙減”后家長態(tài)度的變化。“原來我們放學點去學校門口發(fā)傳單留家長信息,家長都很反感,但自從‘雙減’后,感覺愿意聽你說的家長多了,還有很多之前打過電話、加過微信但遲遲沒報班的家長,開學后主動過來咨詢。”機構的課程顧問李真表示,僅剛剛過去的兩周,他們已經(jīng)招到了七八名新學員。

聲音:

學生要“減負”家長先要“減焦慮”

記者在家長群體中采訪發(fā)現(xiàn),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落地,越來越多的家長從報課層面上主動為孩子“減負”,但沒有了校外學科類輔導,部分家長的焦慮情緒反而更加嚴重。“像我們這種時間靠不上的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沒了校外輔導班以后自己孩子落下,你想想原來大家都在校外學,差距不會太大,現(xiàn)在校外輔導班沒了,人家那些全職媽媽家里的孩子是不是更沾光?”“只要中高考還要考,就會存在競爭,我的孩子輕松了,別的孩子如果照樣學,到最后吃虧的還是我孩子。”在采訪中,不少家長表達了自己“不敢給孩子松綁”的焦慮。還有媽媽向記者介紹了自己和孩子每天的“趕場”生活:下午5點半下班,火速趕到孩子所在的學校,把孩子從校內(nèi)托管接出來后,再送到校外培訓班,孩子的晚餐主要在車上解決,之后孩子在培訓班里上2小時的課,她就在車里處理白天沒有干完的工作。8點半輔導班下課回到家9點,母女倆再吃一頓,之后是寫完之前未完成的作業(yè),上床睡覺得到10點半之后。

對此,記者也采訪了部分校長和老師,聽聽他們對“雙減”的看法。“從以往的大數(shù)據(jù)來看,全靠反復刷題提前搶跑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到了高中和大學之后,會出現(xiàn)學動力不足、興趣缺失的問題,‘雙減’減輕的是學生負擔,找回的是學生原本對學的興趣。”有老師表示,之前校內(nèi)教學、校外輔導的雙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存在后勁不足的問題,一些校外輔導機構搶跑、刷知識點的不規(guī)范教學方式,甚至會對校內(nèi)老師的教學造成不利影響,而隨著校外學科類輔導班的“受限”,這種情況會得到遏制,學生不用苦于一周5+2無休止的低效重復,而能實現(xiàn)校內(nèi)的高效高質(zhì)學。還有校長表示,很多家長為孩子報學科類校外輔導班,更多是出于跟風和代償心理。“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不用心,也不關心孩子的真正需求,不了解孩子的特長和優(yōu)勢,一味覺得我花了錢報了班就是盡到了責任,反而忽視了孩子成長的真正需求。”她認為,“雙減”后家長可能會有短暫的焦慮,但這一焦慮也會促使家長在家庭教育上進行更多思考,真正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成長。(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王曉雨)

關鍵詞: 新學期 興趣類培訓 學科類輔導降溫 興趣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