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團結興邊看文山|一花一草裝飾庭院,扮靚幸福-環(huán)球百事通

時間:2023-06-09 15:35:57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初夏時節(jié),走進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下金廠鄉(xiāng)大壩村,干凈的庭院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石斛和蘭草,蘭草青翠、石斛花正艷,給人愜意、舒適之感。一盆盆蘭花、石斛盆栽為村莊添加了一抹亮色,成了村里的一道靚麗風景。

近年來,麻栗坡縣搶抓機遇,聚焦鄉(xiāng)村庭院美化,立足庭院經濟發(fā)展實際,鼓勵農戶宜種則種、宜養(yǎng)則養(yǎng),走出一條特色庭院經濟發(fā)展路子,“小院兒”里的致富故事越來越多。

大壩村三組劉南昌種植蘭花已有三四年,近年來,借著綠美鄉(xiāng)村建設的契機,劉南昌發(fā)展庭院種植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自家庭院前的空地也成了蘭花種植“小基地”。

“我家目前蘭花種植數量已達3000余盆,有虎頭蘭、墨蘭、雪蘭和越南紅柱蘭等20余個品種,石斛種植盆數已達700盆左右。”劉南昌介紹,2019年他利用家門口的空地美化庭院,種下蘭草和石斛,起初規(guī)模較小,隨著一步步摸索,2022年規(guī)模逐漸擴大。

“別看我這小庭院,每年賣蘭草和石斛能增收5萬余元?!比缃瘢瑒⒛喜N下的蘭草和石斛不僅美了庭院,還帶來不錯的收入。劉南昌表示,之后將持續(xù)發(fā)展,把種植規(guī)模擴大到1萬盆。

“庭院”雖小,卻蘊藏著無限可能。據了解,大壩村有20多年的蘭花種植歷史,剛開始種植只是為了美化庭院,自從老山蘭被定為麻栗坡縣的縣花后,村里種植蘭草的群眾越來越多,量也增長了不少,現在還帶來了經濟效益。方寸庭院不僅帶來詩和遠方,更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下一步,麻栗坡縣大壩村將以紅色歷史為背景、借助一花、一草,鼓勵村民利用自家院子發(fā)展蘭草和石斛種植,通過“庭院+”的經濟模式,將庭院經濟發(fā)展壯大,讓“美麗庭院”既“賞心悅目”又“增收實用”,在村莊“顏值”不斷提升的同時,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為村民家庭增收注入新動力,也為改善鄉(xiāng)村面貌增添新色彩。

云報全媒體記者楊吉娟馬喆張文峰劉宇丹

文山州新媒體采編中心項目組記者張麟張曉依

麻栗坡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葉祥玲王冬梅李意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