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綠春春常綠|瑪玉茶:打好“有機牌”走穩(wěn)“生態(tài)路” 當前速看

時間:2023-04-07 16:34:17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去瑪玉茶空有名氣找不到銷路,只能當作原料銷往普洱、版納等地區(qū)。如今可好了,只要管好茶地,葉子摘下來就能賣錢?!鼻迕髑昂?,綠春縣騎馬壩鄉(xiāng)瑪玉村萬畝茶園開啟新一年采茶季。該村黨總支書記盧哈機高興地說,通過有機肥的推廣實施和嚴控農藥使用,如今全村有機茶園認證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經濟效益的提升讓茶農真正實現了增收致富。

瑪玉茶是云南名茶之一,因產于瑪玉村而得名,素有“西南龍井”之譽,深受人們喜愛?!扒О倌陙砦覀児嶙宸N茶、采茶、飲茶、品茶,茶葉早已成為我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R哈機說,如今村子周邊還保存有已標記的野生古茶樹508株,已考證的“茶王樹”已有1700余年,近年來共發(fā)展有機茶園4000余畝,茶葉已成為全村最重要的支柱產業(yè)。141A5052.JPG141A5052.JPG

在瑪玉村周邊的茶山上,本地村民正手指翻飛,動作熟練地將嫩芽采摘到身邊的竹簍里?!拔覀兌际恰谎績扇~’的標準進行采摘,雖然現在新芽量較少,但現在每市斤鮮葉都能賣10多塊,一天忙活下來也能掙好幾百元呢。”當地茶農陳建芬高興地說。

“過去路不好走,采完茶都是人背馬馱,加上我們不會管理,經常忙活一天就掙幾十塊的辛苦錢?!苯舆^話頭,同樣正在忙碌的陳煥農說,如今在黨委、政府的引導幫助下,大家都轉變了意識,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進行茶園有機轉換,茶葉的價格一年比一年高,今年自家19畝的茶地預計會有6-7萬元的收入。

山上茶園采茶忙,山下茶場制茶香。在綠春悠仰茶業(y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剛采摘的鮮葉正在自動化的機器里不停地進行翻炒烘干?!坝捎诓枞~品質的不斷提升,公司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下一步我們將從種植到加工全程對農戶進行跟蹤技術指導,不斷擴大有機轉換示范基地面積,滿足市場需求?!痹摴窘浝砝畛善秸f。

為進一步做強茶產業(yè),近年來騎馬壩鄉(xiāng)著力打造綠色有機美麗茶園基地,堅持“區(qū)域公共品牌+企業(yè)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有機推進,不斷改良生產工藝,優(yōu)化包裝設計,提升產品檔次,全面提高市場競爭力。注冊“古樹茶”“臘古茶”“瑪玉古王”等多個知名商標,打造“瑪園春”“瑪玉古王茶”等多個品牌。目前,該鄉(xiāng)發(fā)展茶產業(yè)3.55萬畝,2022年茶葉總產值達6200萬元。

云報全媒體記者 黃翹楚 馬喆 殷潔 吳沛釗 官媛敏

綠春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施卓慧 白瑰榕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