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2022年西安市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比重為10%

時間:2023-08-18 23:36:03    來源:騰訊網(wǎng)    

8月18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jiān)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和百度地圖聯(lián)合發(fā)布《2023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jiān)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選取7個超大城市(人口1000萬以上)、15個特大城市(人口500—1000萬)、14個I型大城市(人口300—500萬)、10個Ⅱ型大城市(人口100—300萬),從通勤時間、通勤空間、通勤交通等方面對不同類型城市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地圖位置服務和移動通信運營商手機數(shù)據(jù))。


(資料圖片)

作為15個特大城市之一的西安,各項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如何呢?

“幸福通勤比重”、“45分鐘以內(nèi)通勤比重”均下降

2020—2022年,西安市5公里以內(nèi)通勤的比重(也被稱為幸福通勤比重,即中心城區(qū)人口中單程距離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重,比重越高說明城市能夠就近職住、綠色出行、擁有幸福通勤體驗的人口比重高)下降6%,與鄭州、南昌一起并列幸福通勤比重下降最多的城市。

同時,西安市單程平均通勤距離(即中心城區(qū)通勤人口居住地到就業(yè)地的平均路網(wǎng)距離)在2020年—2022年間增加了1.2千米,與鄭州并列為增幅最大的城市。2022年,該平均通勤距離為9.3公里,時間為35分鐘。時間較之2020年增加1分鐘,與2021年持平。

較之2020年,西安市2022年45分鐘以內(nèi)通勤比重(即中心城區(qū)通勤人口中,單程45分鐘以內(nèi)可達比重,對于超大、特大城市,80%通勤者45分鐘可達是城市運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質(zhì)的衡量標準)減少2%,僅次于比重減少最多(減少3%)的合肥、沈陽2市,位列第二梯隊。該比重約為77%,與2021年持平,在特大城市中名列第五(特大城市中第一名為昆明,第二為佛山和東莞,第三為杭州和長沙,第四為鄭州、濟南和哈爾并)。

較之2020年,2022年西安市60分鐘以上通勤比重(即中心城區(qū)通勤人口中,單程60分鐘以上可達比重,是城市超長通勤問題的量度,也被稱為‘極端通勤’)增加2%,僅次于增加了3%、增加比重最多的濟南市。該比重約為10%,與2021年持平,在特大城市中名列第三。

職場新人45分鐘以內(nèi)通勤比重約為78%

2021—2022年,西安市城市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即居住地和就業(yè)地兩端均在軌道站點800米覆蓋范圍內(nèi)的中心城區(qū)通勤人口比重,覆蓋通勤比重越高,說明軌道對職住空間支撐作用越好)增加了2%左右,在特大城市中名列第6位,年度新增軌道里程約40千米。

2022年,西安市城市軌道客流強度為8000人次/千米·日,僅次于深圳市、廣州市、上海市,同時西安市城市軌道每公里覆蓋通勤人口約為3000人/千米,軌道規(guī)模為200—300米。

同時,2022年西安市職場新人平均通勤距離約為9.9千米,職場新人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約為21%,職場新人45分鐘以內(nèi)通勤比重約為78%,與城市平均比重基本持平。

穿越城市東西通勤的王女士:

23歲的王女士,是曲江一公司的新入職員工。家住阿房一路附近的小王是一名天天穿越城市東西的通勤人。

“上早班的話,9:00就得到單位。因此,我通常7點半起床收拾洗漱,8點前出門,騎電摩到5號線西窯頭站,大約50分鐘后直達黃渠頭站下車?!蓖跖空f,“不過,要是頭天忘了給電摩充電,第二天就得掃共享單車或步行到地鐵站口,那必須7點半前出門才行。”

王女士也遇過囧事?!膀T電摩到地鐵站經(jīng)過西三環(huán)、昆明路沿線違停很多。有一次清早有一位騎電摩的大爺飛快從一個岔口沖出,和我撞一起,我的腿立刻青了。他還沖我喊‘以后騎車長點眼睛’,其實他才違規(guī)了。但我一個人又不敢多說什么,此后我騎車經(jīng)過小岔道口時特別小心?!蓖跖空f,“再就是偶爾部門聚餐或單位有集體活動,錯過末班地鐵時比較麻煩,只能麻煩男朋友或者家人來接。”

穿越城市南北通勤的王先生:

家住草灘附近的王先生,在曲江一單位供職,每天都要穿越城市南北通勤。

“我每天的線路是從北辰大道到廣安路再上三環(huán)到曲江,這一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小車禍造擁堵車,我每天必須在8點前出門,否則到單位連早餐也吃不上了。即使這樣一個光油錢就得燒掉1000元左右?!蓖跸壬f,“但如果不開車,我就得從家先花25元打車到辛家廟站,換乘3號線到青龍寺站,再換乘5號線到黃渠頭站,下車再換8元錢左右到單位,還得在7點半左右出門,更折騰,所以還是寧愿自己開車吧?!?/p>

此外,王先生還提到,因為通勤距離較長。下班后,他基本不和同事們社交?!昂赛c酒,叫個代駕130元,打車100元左右,這么一算只有不喝酒最劃算。”王先生說,“但據(jù)我觀察,每天早晚和我逆向通勤,即早上從南到北上班,晚上從北到南回家的一路更堵?!?/p>

王先生說:“我現(xiàn)在就盼著地鐵8號線趕緊開通,這樣我就能地鐵上下班了!”

穿越市區(qū)郊縣通勤的王先生:

家住航天基地的王先生,在臨潼區(qū)工作。

“自從9號線開通后,我基本上就不在開車通勤了。一方面,地鐵上處理工作相對方便也安全。”王先生說,“除每周一開早會需要提前10分鐘出發(fā)外,周二到周五我一般都在7點半前在飛天路站上地鐵4號線,大約25分鐘后在五路口站倒1號線,再過大約20分鐘在紡織城站倒9號線,大約30分鐘左右到達華清池站,再步行10多分鐘到單位,我覺得比較方便了?!?/p>

不過,王先生特別想對地鐵9號線提點建議:“希望9號線能稍微延長一下末班車的時間。9號線末班車到達華清池站的時間是9點半左右,但臨潼最著名的歌舞表演《長恨歌》的第二場結束時間是9點40分,好幾次我加班較晚只能打的回家時,也看到不少看完表演的游客正在打車,我想這10來分鐘的時間差給不少游客們增加了100元的額外支出,也影響力《長恨歌》第二場的表演預訂,希望9號線末班車發(fā)車時間能延遲10多分鐘,方便更多游客。”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關鍵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