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世界今日訊!我懷念興平人打蒜薹的場景,但一點都不想再體驗一下

時間:2023-06-21 13:36:23    來源:貞觀    

每年端午前后,對陜西關中地區(qū)許多農人來講,可能田間地頭已經忙活得差不多,一些女子也準備著禮檔回娘家看忙罷。不過,在我的老家興平西南鄉(xiāng)一帶,夏忙卻要一直從立夏忙到立秋前后,因為這里盛產大蒜。

如今,在陜西不少地方的農產品市場上,甚至一些走街串巷的賣農副產品的商販嘴里,一提到大蒜總要加上“興平”做招牌,“興平大蒜”、“興平辣椒”,興平像是成了一種冠名品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興平氣候溫和,土壤酸堿度適合大蒜生長,是全國有名的大蒜之鄉(xiāng)。

今年初夏雨水多,麥子減產嚴重,前陣子跟母親聊天,她先是一臉惋惜,“不少麥子都抽芽了,這一茬算是白忙活了,”大概是想寬慰我,又補充說道,“好在今年蒜薹價格不錯,四五月份氣溫升得慢,往年一茬齊齊抽上條的蒜薹,今年長得慢,收蒜薹的商人也等得急,價格一直也沒降多少,始終三五塊錢的樣子,價格好,人就天天守在地里貓著腰尋蒜薹。一畝地好點的基本都能賣小一萬,也能補些麥子上的損失,哎,辛苦也值了?!?/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聽著母親自顧自說著,我當然明白其中的辛酸和感受。每年五一前后開始蒜薹,母親的手就開始脫皮,一塊一片,那是蒜薹汁液對皮膚的腐蝕作用,而后幾個月里,她還要繼續(xù)用這雙一邊起老繭一邊蛻皮,關節(jié)已經扭曲得變形的雙手繼續(xù)在地里忙碌,繼續(xù)侍弄前屋后院滿架累得嚴嚴實實的蒜頭。

我見過也參與過不少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其中有些三五個月就收割一茬,堪稱“速成養(yǎng)成法”,比如青菜、黃瓜。有些只管播種,偶爾澆水,也能長勢喜人,可謂“懶人養(yǎng)殖法”,比如玉米、小麥。但在我所了解的農作物中,大蒜是最費神、費心、費力的一種。聽我介紹過一顆大蒜折騰人的一生,你大概就理解了農民的四季艱辛。

首先,就從一顆蒜頭說起吧。市面上,我們常見的蒜頭是光禿禿、穿著白“外套”的小可愛。其實,在此前兩個月里,它被農民連莖帶根一并拔起時,長得一點也不白凈。先要在地頭晾曬幾天,再扎成小捆,拉回家里架在前屋后院風干,最后再卸下來,一顆顆用剪刀或者小鍘刀剪掉根須,剝掉外面的臟“外套”,等賣給商販后,進行脫皮加工,最后才被擺放在餐桌上,成了大家眼里干凈的樣子。

偶爾可能你會吃到圓圓的一顆獨頭蒜,其實對農民來說,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滿地獨頭蒜,因為那意味著這些蒜今年都懶得沒長出蒜薹,只顧自己“獨食”,更是連一個后代都沒留下,來年在種蒜的時候就要留意蒜頭間距,加強施肥了。

那些成捆綁著的蒜頭會被曬在房前屋后的架子上,夏日原本亮堂的院落像是忽然多了一睹密密扎扎、不透風的墻。北方夏季太陽毒辣,院落里的蒜頭被風干后,要把蒜頭一顆顆剪下來,或者用小鍘刀切下根須,再進行分類——品相好的掰成一瓣一瓣留作種子,品相一般的賣給商販。

■ 圖源網(wǎng)絡

學生時代的暑假,對許多學生來講是漫長的愜意時光,但對我來講,因為有一院子厚實的蒜頭,因為還要鉆玉米地里擺蒜瓣,就好像沒那么期待放暑假了……

按照植物生長習性,關中地區(qū)大蒜的種植一般采用玉米地里套種的方法,套種的時段要等到玉米授粉揚花期、三伏天里。套種?你以為是用什么機器設備溜到溝渠里的嗎?才不是,要人蹲在兩米左右高的玉米地里,順著提前用犁鏵拉出的小渠里,一顆一顆擺好蒜瓣。蒜瓣的間距不能太密,那樣蒜苗會長不旺,也不能太疏,那樣沒產量。

擺蒜全程人都是蹲在玉米地里的,一邊擺放蒜瓣,一邊用土掩埋,一邊忍受落在肩頭的花粉瘙癢、胳臂上的玉米葉劃傷。擺好一截,再蹲著向前挪動,一顆顆、一段段挪動,直到父母發(fā)話,今年的蒜種子擺完了,你才能長舒一口氣,才能從暑假的這段噩夢中醒過來。小時候不明白馬里奧為什么要做管道修理工,現(xiàn)在明白,他好像沒得選擇,就像我們身為農家子弟,就要幫父母承擔一些農活一樣,哪怕心不甘情不愿,但參與其中,就是一種懂事、一份責任。

終于蒜苗抽芽了,我們也開學了。天高地闊,北方的秋天總是那么意境深遠,等到玉米稈紛紛被砍倒、收割,關中平原的秋季呈展出滿目豐收在望的金黃,鋪展開的蒜苗、麥苗成了難得的綠意裝扮著鄉(xiāng)村。

等一個冬,候來又一個春,萬物生長,蒜苗跟著抽條,墨綠色的葉片齊力向上竄,一日賽過一天的高,攢積著孕育蒜薹和蒜頭的養(yǎng)份。有時,一些猴急的村民會沖著高價錢在開春就拔掉蒜苗賣掉,不過要是等來蒜薹價格不錯的年份,估計會捶胸跺足。

■ 圖源網(wǎng)絡

每年“五一”前后,陜西關中地區(qū)“三夏”農忙大幕拉開,打蒜薹要比收麥子早一步操勞起來。麥子是三五天就能完工的搶收工程,蒜薹卻是一根一根收拾的數(shù)兒活兒。

當?shù)厝讼矚g管打蒜薹叫“拾菜”,可不就是一根一根往上拾?蒜薹是從蒜苗中央抽條長出來的,打蒜薹要先用一只手捉起蒜薹尖,抻直了,再用另一只手上的專用叉子,沿著蒜苗稈中間利落地劃拉下去,再用叉子稍微用力折鏟一下,脆生生的蒜薹就斷了,另一只手順勢往上提,一根蔥翠如玉的蒜薹就拾到手了。如此往復二、三十遍,等一只手上攥滿一把蒜薹時,再隨手在腳邊扯幾縷修長的蒜葉、草葉,草草纏繞著束成一把就完工啦。當然回家后,還要進行二次加工,以便有個好的賣相。

三夏農忙主打一個加速度。蒜薹此時長勢喜人,有時晚拾兩三天,蒜薹就從根部開始變老變柴,影響食用口感。有時晚收半天,就會錯過前天好價格,別看一斤差個三毛伍角,三五畝地也有可能差一料莊稼錢呢。所以,很多時候,天剛麻麻亮,地頭還帶著露珠,父母們就下地打蒜薹去了。嫌露水盛?他們會披著雨衣或者在腰上裹著塑料袋。怕太陽暴曬?夏季下地總離不了一定草帽。就這么一直忙碌到晌午,連早飯也將就著草草打發(fā)。

■ 興平2.8萬畝蒜薹豐收??圖源網(wǎng)絡

從地頭拾回成把的蒜薹,到晌午回家后又逐根擺放整理成捆,最后就等著拉出門賣蒜薹了。因為興平盛產大蒜,所以每年蒜薹收成的時候,許多村鎮(zhèn)路口都會設有收蒜薹的攤點,甚至一條街道都會被收蒜薹的、賣蒜薹的大車小車擠得鄉(xiāng)村交通阻塞。在手機沒普及的早些年,有時候為了多賣幾毛錢,父親會騎著三輪車多跑幾里路,結果可能還沒家門口的那家給的價位高。如今,人手一部手機,價格信息透明化,這邊攤販價格低一毛,賣蒜薹的電動車一腳油門功夫就去了別處,有些年輕人還直接在直播間賣蒜薹呢。小時候我們最喜歡跟著大人出去賣蒜薹,碰上賣上好價錢,父母總會慷慨地給我們買冰棍、雪糕、油餅吃,想想都很美。

■ 圖源網(wǎng)絡

當然,像今年這樣三、五塊錢的行情也不是年年都有。有時價格不好,蒜薹過磅秤,揣著手里的幾張紙幣,有人罵一聲“臭得跟狗屎一樣”轉頭就走。有時收蒜薹的商戶挑三揀四,不是嫌你捆得不整齊,就是嫌蒜薹長得太粗,說城里人喜歡細蒜薹炒出來的,好入味、香。還動輒鍘刀伺候——先切掉一大匝蒜薹白根段,說是冷庫要保證菜新鮮!就這?村民們也沒得辦法,不賣掉,眼見要掉價,地里還有那么多等著收拾呢。想想都覺得來氣,那回家就炒它一盤舍不得吃的粗蒜薹嘗嘗,誰說不好入味?誰說不香?!

通常,收拾完一季蒜薹需要十天左右,多日連軸彎腰操勞,常常累得人腰酸腿困,母親就時常因為腰腿疼痛,夜里翻來覆去難以入睡,但一年年里她依然堅持著、辛勞著,甚至在忙完自家的蒜薹后,還會“跟集”去武功拾蒜薹。

別看武功緊挨興平,但因為一點點地勢差異,武功的蒜薹常常比我們當?shù)氐耐沓闂l十天左右。這就出現(xiàn)了每年興平農民早早收完自家蒜薹,再趕集似地向西去賺武功人零錢的場面。

上學那會兒,記得我媽經常麻溜地早起,車座上夾著蒜薹叉子,跟著一幫嬸子嬢嬢們騎著自行車,一堆人烏泱泱向西騎行的場面,簡直是一群“娘子軍”。當然,我媽還一臉開心,說自己能領到一份不低的酬金,有時主家還會供應涼皮、油餅,一邊干活一邊聊天,好像也沒覺得有多苦,反倒像過去在公社干活兒拿工分。

等蒜薹收拾結束,蔥綠的蒜苗耷拉著變黃,開始為蒜頭生長蓄積養(yǎng)分。等到麥子收割時,伴著“算黃算割”的布谷鳥叫,蒜頭也就可以連根拔起,開始下一季生生不息的循環(huán)往復了。

■ 興平2.8萬畝蒜薹豐收? 圖源網(wǎng)絡

一年又一年,關中農村的父輩們就陪著一顆大蒜一起度過四季,看枝上柳綿吹又少,看蒜瓣變蒜苗,蒜苗抽蒜薹,蒜瓣變蒜頭,自己也跟著白了頭……

作者 |?清池 |?媒體人

關鍵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