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國際首創(chuàng)!切除7斤面部腫瘤 13次手術幫他恢復社會生活

時間:2023-05-11 22:38:21    來源:華商網(wǎng)    

年輕時以為只是臉上有個大胎記,沒想到這“胎記”越長越大,最后成了一個7斤重的大腫瘤。

“胎記”長出小疙瘩


(相關資料圖)

最后一路長成壓住眼、口、鼻的大家伙

西安市民李先生今年74歲,進行為期4年的13次手術前,他是個貨車司機。為了臉上的這顆巨大腫瘤,他四處尋醫(yī),平常要裹著大圍巾才能出門,乘坐公交、地鐵、接送孫子等非常日常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奢望。

電腦里,4張不同年齡階段的照片依次排開,分別是李先生18歲、20歲、26歲和41歲。照片從黑白變成彩色,他面部的胎記也越長越大,41歲的那張證件照已經(jīng)能看出浮在面部的紅色“疙瘩”。

“最開始都以為是胎記,直到40歲前后開始慢慢長出小疙瘩一樣的東西。我倆是同事,結婚前家里人也不同意,覺得他臉上長了個怪東西,但是他人非常好,所以還是結婚了?!崩钕壬钠拮永钆炕貞浧饍扇私Y婚前后的經(jīng)歷。

誰知,臉上的“胎記”從紅色的小疙瘩一路長大,李女士回憶,直到退休后幾年,李先生65歲左右時,腫瘤增長得很快,最后慢慢長成了一個蓋住左側(cè)面部眼、口、鼻的大家伙。

5月11日上午8時30分許,華商報記者在李先生的病房里見到他時,他臉上的腫瘤已經(jīng)完全切除,當天早上,他要接受第13次手術,這是空軍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頜面腫瘤外科的專家團隊,為他安排的最后一次手術,切掉了大腫瘤,重造了左半邊臉,這次要修復重造的眼瞼,調(diào)整口腔內(nèi)的細節(jié)。

但是,還能看到以前那顆大腫瘤留下的痕跡。李先生的右半邊鼻翼塌著,據(jù)他介紹,因為之前的腫瘤太大,壓迫到了鼻子的軟骨,最后軟骨折斷且長時間如此,最后鼻子就變成這樣了。

“當時那次大手術把面部腫瘤全部切除后,看到自己的臉時,覺得自己變漂亮了很多,之后應該能出門了?!闭f著,李先生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并拿出柜子里的墨鏡向記者展示,“因為左邊的眼瞼和常人還是不一樣,所以最近出門都會帶著這個墨鏡,即便如此,我也很開心,以前不能做的事現(xiàn)在都很輕松了?!?/p>

7斤腫瘤被切除

10小時手術為患者保留住面部神經(jīng)

空軍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頜面腫瘤外科主任魏建華回憶,第一次見到李先生時,也非常震驚,心里就有一個字,難?!八@個腫塊隨著年齡增長不斷增大,最后發(fā)展成為一個巨大腫塊畸形,導致他的左側(cè)面容損毀、左眼幾近失明?!?/p>

萬幸,2017年李先生在醫(yī)院進行活檢的結果顯示,這個腫塊是個良性腫瘤,但是因為長期的面部畸形,已經(jīng)給李先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很難融入社會。

“手術難點很多,李先生來醫(yī)院時已經(jīng)70歲了,他的病情復雜、瘤體巨大,而且病變涉及眼耳鼻唇等主要面部器官,口腔內(nèi)上頜的大部分牙齒已經(jīng)松動脫落。所以,不僅腫瘤復雜,手術難做,如何保留面部神經(jīng),讓他之后能正常閉眼、講話、回歸社會,這些細節(jié)更難。如果采用傳統(tǒng)硬化治療、射頻消融術不僅無法消除腫瘤,術中可能還要面臨出血量大、術后面容恢復難等問題?!蔽航ㄈA說。

魏建華回憶,頜面腫瘤外科只是團隊中的一部分,數(shù)字外科、輸血科、重癥醫(yī)學科、眼科、呼吸科、心臟內(nèi)科、介入科等的專家團隊,經(jīng)歷了多次討論,最后制定了詳細的序列治療方案。

方案出爐了!先植入皮膚擴張器,之后再切除腫瘤,最后一點點修復。

經(jīng)過半年多的準備,2019年4月,最重要的切除手術開始了。前半場為期5小時,李先生臉上這個腫瘤被全部切下來,一共重達7斤。后半場手術,專家團隊要把李先生大腿的一塊皮膚移植到面部,時間分秒流逝,兩個重要的動脈保留下來,李先生的自體移植完成了,面部的神經(jīng)保留下來了。

最后一次手術也很成功

這場治療是國際首創(chuàng)

從2018年的擴張器植入手術,為他之后的手術打好“皮膚”準備,再到2019年4月接受切除手術和主要的修復手術,再到后來的一次次細節(jié)調(diào)整,4年時間李先生已經(jīng)接受了12次手術,他的眼瞼已經(jīng)成形,移植的皮瓣也逐漸修復,口腔內(nèi)的遺留問題也基本解決。

5月11日,是李先生的最后一次手術,專家團隊要再次為他修復眼瞼和口腔。

“經(jīng)過了前面的這些手術,全家人都很感激,我也沒想到能有這么好的效果,大家都很激動。”李女士說。

經(jīng)歷了1小時的等待,手術順利完成。

魏建華說,經(jīng)過科技查新,動員了多個學科的這場硬仗是一次“國際首創(chuàng)”,而這次手術的成功,對于頜面腫瘤學科來說,也是一場推動發(fā)展的存在,“在為軍地廣大臨床患者帶來福音的同時,也為未來面向戰(zhàn)場的頜面部戰(zhàn)創(chuàng)傷缺損的救治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蔽航ㄈA說。

華商報記者 李新怡

關鍵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