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初三學生張同學報名遭拒,所謂的“雙贏”,只不過是吃相太難看 全球微動態(tài)

時間:2023-02-18 13:18:29    來源:成長教育漫談    

?乾縣黌學門中學的初三學生張同學,在新學期遭遇到了可能是其長這么大最殘酷的一次磨難。

新學期開學張同學報名遭拒,班主任老師先給出的理由是沒完成寒假作業(yè),小張同學補上了部分作業(yè)之后依舊被拒,后經(jīng)溝通才知道學校其實是不希望張同學參加中考而是想通過勸退讓張同學直接去上職高,原因是張同學的成績太差。


(資料圖片)

據(jù)張同學說,學校不是只針對他個人,已經(jīng)勸退了好幾位成績較差的初三學生。

對此,學校方面也給出了解釋,在學校看來,像張同學這樣的學生即便是參加了中考也考不上高中,而此時也正好有“職中春季招生”,所以像這樣成績差的學生不如直接去上職高,如此還能實現(xiàn)“雙贏”。

盡管學??诳诼暵暦Q從來沒有強制過,但不給發(fā)書、不讓考試、多次勸離本身難道不算是強制嗎?

學校也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所以又說:“孩子想要把初中讀完,參加中考,學校也非常歡迎?!?/strong>

其實他們搞錯了一個問題,這里不存在“歡迎”這個概念!

能說出這個詞來,在我看來充分說明學校本身根本沒把自己身份、職能、責任搞清楚。

明知故犯的原因也不難知道,就是為了“升學率”。

對學校而言,升學率高就能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以及認可,并且能夠在方方面面獲得更多的收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但如果義務教育都這么搞,試問這樣的教育如何承擔國家賦予的教書育人責任?

學校拒絕成績差的學生參加中考,這里面是否還存在向職高輸送生源牟取利益的事情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嘴上說的“雙贏”,其實從一開始就只是想自己“獨贏”而已。

事實上我個人是不反對學校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選擇機會的,但是你不能違法強制、逼迫學生及其父母如何如何,不能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

你不希望這些成績差的學生拉低學校的升學率,希望他們能夠放棄中考,那你應該做的是給學生、學生家長提供負責任的且合理的說明,換句話說就是把這部分孩子送到職高也可以,但你要做一些工作,能確保讓學生及其父母心甘情愿地這么選擇。

而且還不能是利益交換的誘導方式。

如果你真想“共贏”,不是不可以,但起碼要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任,而不是“勸退了之”。

例如可以成立專門的工作組組織召開“分層家長說明會”,或者是采取“一生一策”的方式進行溝通。

這個工作組應該邀請專業(yè)人士、相關職業(yè)學校等參與,不能以“勸退”為導向,而是應該以如何更好地規(guī)劃孩子們的學業(yè)、職業(yè)以及人生等為宗旨。

由于“普職分流”的客觀性,必然使得大批初中畢業(yè)生只能選擇上職業(yè)學校。

但教育是終身的,作為初中學校也有責任和義務給予學生終身教育的培養(yǎng)和指導——從專業(yè)、從學校、從繼續(xù)教育、從就業(yè)、從職業(yè)發(fā)展、從人生理想等等方方面面給予學生、學生家長最大的支持,如此才能獲得學生以及家長們的信任。

比如我舉個例子:

某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很差,但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該生對IT非常有興趣,并且也有這方面的職業(yè)理想。

學校應該詢問學生及其家長的打算,如果有,比如說他們本就打算去私立高中就讀又或者是準備去某某職業(yè)學校的話,學??梢跃瓦@些安排給予一些補充性的建議。

但通常情況下多數(shù)學生、學生家長是沒有這方面計劃的。

此時學??梢越Y(jié)合學校、專業(yè)、發(fā)展等給予學生和家長建議。

例如推薦該生去某所職業(yè)學校就讀,該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yè)是何種情況,學生在那里學習可以獲得什么樣的機會,同時如果學生還有更遠大的目標,還需要做哪些事情等等。

如果你認為春季招生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例如會有特色班/重點班等優(yōu)勢,也應該說明,而不是時時刻刻都只關心對方會不會放棄中考,或者說時時刻刻都以勸退對方為終極目的。

我們不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樣的勵志情況,但學校不是功利嗎?那我們也說點功利的。

盡管學生在校期間成績差,但并不意味著這些學生未來不會沒有一番作為,感恩學?;蛟S不太現(xiàn)實,但記恨學校、學校的某些人,終歸對誰都不好,不是嗎?

絕大多數(shù)學生、學生家長都不傻,你是不是為了他們好,怎么可能感覺不出來呢?

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是抱著為孩子負責任的態(tài)度全力以赴地去做這些事情,那才真的有可能實現(xiàn)所謂的“雙贏”。

最后我想說的是,孩子小我們沒法要求太多,但作為家長要知道自己在孩子的教育、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

像黌學門中學這種學校難免在其他地方也有,遇到這種事情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爭取“受教育的權利”,我們終極的目標是希望孩子未來能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

否則就算是孩子真的參加了中考也確實沒考上高中,那些該來的問題還是會來,但如果之前沒有做好準備,屆時我們又該找誰呢?

關鍵詞: 職業(yè)學校 學生家長 時時刻刻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