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西一鄰居在家門口跳繩,遭到女子制止投訴后,兩家人動手打起來

時間:2023-02-09 15:24:07    來源:大蘇看生活    

都知道城市里的高層住宅,可以活動的地方是挺少的,也不建議在家里活動健身,因為會打擾到左鄰右舍。

比如在家里跳繩或打球等等,這類發(fā)出聲音較大的活動,最好是到公園之類的公共區(qū)域才不容易打擾別人。

不過有些人是挺不自覺,外面有大片的地方不去,非得就在家里跳繩,又或者到樓道里去顯示自身存在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僅是樓下的鄰居會嫌棄,連住在自家隔壁的也一樣,同樣是會覺得聲響太大,同樣會要求對方到別的地方。

對于這類不自覺的人來說,就算被人投訴了也不知道錯,也許還會覺得是鄰居事多,鄰居不該來投訴自己。

在有了這個矛盾的前提下,只要還有別的事情在,兩家人矛盾就容易升級,甚至發(fā)展到打架也是可以預(yù)見。

近日,陜西西安,兩位鄰居就為噪音的事打起來了,起因是一方在別人家門口跳繩,一方制止后又投訴對方。

要求把樓道的東西收回去,最后兩家人是打起來了,只是被打的一方說得迷迷糊糊,讓人覺得另外有原因。

一個桌子上擺放了堆頭發(fā),這是女子被女鄰居拉扯下來的,兩家人的矛盾由來已久,還要從2016年開始說起。

當時女子家是剛搬進來,鄰居是經(jīng)常到她家門口跳繩,這個聲音是可想而知了,她就多次要求鄰居不能跳。

為此兩家人吵過不少次,后面總算是讓鄰居安分了,只是兩家人的關(guān)系也壞了,后面又為樓道放雜物而吵。

同樣是女子到處去投訴,同樣也是爭吵過不少次,最后鄰居把東西搬回家了,然而事情到這里還不算完。

從這起鄰居就各種的找事,這個鄰居是住靠里面的,每次出門都要經(jīng)過女子家,在等待電梯時就故意跺腳。

不僅是大人在故意跺腳,連帶著鄰居家的孩子,同樣也是學著大人跺腳,有次還來踹了她家20分鐘的門。

2023年1月31號,兩家人發(fā)生了次大的沖突,鄰居家和她家動手打起來了,最后她家接受調(diào)解派出所沒立案。

雖然表面看著是女子家比較有理,不過都是她的一家之言,剛開始發(fā)了好幾個視頻,全都是說得遮遮掩掩的。

有人問她是什么原因跳繩,為何派出所不立案,她都是回避不肯說明,不少人都在懷疑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要是自己真占著理的話,為何不簡單直接點說,而是要遮遮掩掩的說,連帶著過程都說得不明不白的。

不是誰發(fā)視頻誰就有理!

不少人遇到不公時都會發(fā)到網(wǎng)上,想要尋求輿論上的支持,只是人都是有偏向的,都是比較愛偏向于自身。

如果自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許在發(fā)到網(wǎng)上時就會忽視,只說對方不好的地方,而不說自己哪里做得不行。

就如文中的情況一樣,鄰居到她家門口跳繩,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在,也許跳繩前兩家人就有一定的矛盾。

而非是什么原因都沒有,就是喜歡到她家門口跳,這個在邏輯上就說不通。

也許她家同樣是問題很大,鄰居只是去跳繩反擊,具體也就只有當事人清楚了,光憑著猜測也是沒什么用。

所以說,在有什么委屈想要發(fā)到網(wǎng)上時,最好是把來龍去脈說清楚,不僅是要說對方不好的地方,同樣也不要回避自家哪里讓對方不滿意。

如果一開始就遮遮掩掩的,就算自己是占理的一方,到最后說清楚也得不到輿論支持,只會被人懷疑另有原因在。

關(guān)鍵詞: 遮遮掩掩 也不知道 就是喜歡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