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每日消息!地鐵上的西安人,去年人均通勤乘車11.9公里

時間:2023-01-16 12:28:11    來源:貞觀    

還有什么比地鐵客流量更能直觀反映一座城市的活力呢?2022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完成客運量為194億人次。像城市血脈一樣每天不間斷地輸送著人流,作為城市人群的主流出行交通工具,地鐵客流量往往也是感知經濟活動的重要指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交通運輸部日前公布了《2022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shù)據(jù)速報》。2022年,許多城市都經歷了常態(tài)化核酸、出行亮碼、靜態(tài)管理、居家辦公直到“新十條”防疫政策調整,地鐵的客流量數(shù)據(jù)悄然見證了這不尋常的一年。

從全國的客運數(shù)據(jù)來看,194億人次的客運量,相比2021年,減少了43.1億人次,同比減少18.2%。和全國水平相比,2022年西安地鐵的客運量7.7億人次,同比下降24.8%,相比2021年減少了2.5億人次,日均客流量也從2021年的280萬減少到了210萬。

備注:地鐵某條線路的客運量,既包含從這條線路直接進站量,也包含從其他線路換入這條線路的量,因此一座城市有多條線路的情況下,考慮到換乘量,地鐵客運量要大于進站量。

2022年,西安全年的地鐵進站量6.6億人次,同比上一年減少了25.8%?;蛟S可以這樣解釋,有至少四分之一的“地鐵族”減少了日常出行,這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疫情管控減少了出行,也有一部分人為了減少聚集,選擇了其他出行方式。

12月7日起防疫政策調整,臨時管控、核酸、綠碼成為了過去式,全國各地經歷了第一波疫情高峰,隨著打工人短暫休整后,大約兩周左右時間,各地的地鐵客流量逐漸開始回升,這也被看作城市重啟復蘇的信號。

然而以全國的數(shù)據(jù)來看,2022年12月份的客流量依然創(chuàng)下了一年中的最低點,當月地鐵客流量11.6億人次,上一年同期的客流量為20.8億人次,同比下降了44.2%。

西安的情況有所不同,同樣在12月份經歷了第一輪疫情高峰,但當月地鐵客流量并不是一年中的最低點。2022年1月份,西安的地鐵客流量為1241.5萬人次,約為12月地鐵客流的27%。顯然,2021年12月下旬為了防止疫情擴散,西安近一個月的封控管理直接影響到了地鐵客流??土髁坎患耙咔楦叻鍟r的三分之一,創(chuàng)下一年中的最低點,重防疫還是保經濟也是過去一年人們爭論最多的話題。

這一年中,各地小規(guī)模的疫情頻發(fā),常態(tài)化核酸以及持綠碼在公共場所通行,成為普通人的日常,臨時性的社會面管控也更加頻繁。去年的3月份粵珍軒飯局傳播鏈以及國慶后省外流入病例,導致西安兩次小規(guī)模的疫情,也帶來了臨時性的社會面管控,這些因素都影響到了地鐵客流量的波動。進入10月份以后,受疫情影響,西安的地鐵客流一直在滑落。

回過頭來看,一年中西安地鐵客流量的高峰期在5、6、7月份,其中6月份為最高點,這有可能也是去年西安人感受最輕松的一個月,希望這樣起伏的客流波動曲線結束在2022年。

縱橫交錯的地鐵線路支撐著城市骨架外延,也見證著城市發(fā)展速度。從2011年開通第一條貫穿南北的地鐵2號線,到目前為止西安已有8條地鐵線路,趕在年末的12月29日,西安地鐵6號線二期開通運營,西安地鐵運營里程數(shù)從之前的252.6公里增長到272.4公里,這也是兩年來西安開通的唯一一段線路。

放在全國的來看,目前西安的地鐵里程數(shù)排在第12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的地鐵里程數(shù)均在500公里以上,南京、重慶、青島則在300—500公里的區(qū)間,西安與天津、蘇州、鄭州、沈陽的地鐵里程數(shù)均在300公里以下,處于第三梯隊的水平。

今年西安預計一口氣開通16號線一期,1號線三期、2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四條線路,總運營里程數(shù)將達到315公里。根據(jù)規(guī)劃,到2025年西安市將建成開通12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約為430公里,彼時西安的地鐵里程數(shù)將邁上新臺階。

地鐵里程數(shù)排在全國前15的無一例外是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對比這15個城市全年的客運量來看,廣州的客運量超過上海、北京、深圳排在第一位,成都的客運量直追深圳,排在第五位。杭州、重慶、武漢的客運量在一個量級。

盡管在地鐵里程數(shù)上不占優(yōu)勢,但2022年西安的客運量超過了南京、青島、天津三個城市,排在全國第9位。這三地2021年的常住人口分別為942.3萬、1025.6萬、1373萬,除了南京外,均為千萬級人口城市,且地鐵運營里程數(shù)均超過西安,但在客流量上卻低于西安。南京的客流量略低于西安,天津、青島的客流量則不及西安一半。

排在西安前面的武漢、杭州兩地,2021年常住人口分為1364.8萬、1220.4萬,與西安的常住人口相當,但地鐵客流量高于西安,與硬件上地鐵里程數(shù)的制約不無關系。

12月份受首輪疫情影響,全國地鐵客運量陡降四成,但分城市來看,12月份上海是地鐵客流的第一城,深圳排在第二,客運量高于廣州,成都則排在廣州之后,北京的客運量反而跌到了成都之后,排名第五。西安的客運量排在了第七位,在北上廣深以外,僅次于杭州、成都,超過了之前全年客運量排在前面的重慶和武漢。

對于占據(jù)全國地鐵里程數(shù)第12位,全年客運量排名第9位的西安來說,能在12月份創(chuàng)下全國第7的客運量,或許是面對第一波奧密克戎的來襲,西安打工人更能扛一些,或許是奧密克戎的毒株在西安更友好一些,無論怎樣,西安的城市活力整體復蘇的腳步更快一些。

生活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有多少人的通勤時間超過了1個小時。根據(jù)交通部發(fā)布的這份地鐵運營數(shù)據(jù),坐擁27條地鐵線,總里程數(shù)797.3公里,北京人的人均乘車里程17.46公里,排名全國第一位,坐實了最長通勤距離城市的名號。地鐵延伸了城市骨架,但又帶來了長距離通勤,上海、廣州則分別排第二、第三。

2022年,西安地鐵人均乘車里程11.9公里。以地鐵2號線為例,從北客站到韋曲南站全長26.8公里,平均站間距1.54公里,相當于平均每個人乘坐了7-8站,考慮到這些人群中不止包括上班族,還有其他各種非上班出行需求,而那些雙城生活的人感受到的極端通勤距離可能被平均了。當然這也與地鐵線路的布局有關,隨著地鐵線路的繼續(xù)延伸,長距離通勤的比例或許會更多。

而且,這只是乘坐地鐵的里程,并不包括轉乘所需的時間,以及從家到公司,或者出了地鐵以后的接駁。但如果對比來看通勤體驗的話,西安在主要城市中還是占據(jù)優(yōu)勢,排在了第十一位。

元旦過后的近半個月里,西安地鐵的客流量逐漸回升,并在上周五(1月13日)達到一個小高峰,當日地鐵客流量266.23萬人次,15天的時間里,有11天的客流超過了去年的平均值(日均客流210萬人次)。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作者?|?圖圖?|?貞觀作者

關鍵詞: 西安地鐵 地鐵線路 運營里程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