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周惠久傳》歷時三年出版發(fā)行

時間:2022-04-18 21:53:50    來源:騰訊網    

桃李不言滿庭芳,弦歌百年今又始。4月8日,在交通大學建校126周年暨遷校66周年之際,材料學院在創(chuàng)新港舉辦校慶系列活動,學界領軍人士、校院領導、各界校友齊聚一堂,暢敘情誼、共話發(fā)展。

交大材料學科傳承自周惠久先生,始終在“周惠久學術思想”的引領下不斷發(fā)展,值此126周年校慶之契機,由房立民、李志杰和高喜愛三位先生共同撰寫的《周惠久傳》在會場發(fā)布,一代代材料人將傳承并發(fā)揚周惠久學術思想,矢志不渝,團結奮斗,在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國民經濟發(fā)展方面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榮命哲,中國科學院院士孫軍,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進,黨委常委、統戰(zhàn)部部長張定紅,交大出版社董事長張偉、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潘希德等嘉賓共同為《周惠久傳》揭幕。

周惠久

1909—1999

周惠久(1909—1999),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長期從事金屬材料、熱加工、熱處理、材料強度等方面的科技工作和教育事業(yè)。解放前,先生曾在交大任教兩年。解放后,自1952年起他又回到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任教授。他主持籌建了我國第一個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yè)和第一個鑄造專業(yè),組建我國第一個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由他主編的我國第一本《金屬機械性能》教材在國內教育界和工程界產生重大影響。

孫軍院士發(fā)表致辭,他講述了周惠久對建立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卓越貢獻以及周惠久學術思想對材料學科發(fā)展的深遠影響。他代表李鶴林院士向與會嘉賓致以問候,并向撰寫傳記的三位老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謝。

《周惠久傳》作者代表李志杰與大家分享了傳記的準備過程中的故事。他闡明傳記的發(fā)行是交大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的實際行動,講述了周先生秉承科學救國理念、堅持民族氣節(jié)、鑄就與實踐西遷精神、培植桃李滿天下、“五朵金花”彰春秋的輝煌一生,并向學校黨委領導的關心和鼓勵、材料學院領導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與辛勤工作致以感謝,表達了將周惠久學術思想發(fā)揚光大、輻射全國的美好愿望。

為了弘揚周惠久先生的科學精神和教育思想,學校于先生90華誕時特設立“周惠久院士基金會”,并在校園中矗立了一尊周惠久先生半身銅像。師生們還曾為銅像配詩一首,以抒對先生的紀念緬懷之情——

強度理論創(chuàng)一流,材料力學爭上游;

追求真理身影正,培植桃李遍環(huán)球;

教書育人終生業(yè),五朵金花彰春秋;

德望常昭忠可欽,日月天地周惠久。

詩句引自《交大校園里的人物雕像》一文,作者何卓烈、徐茂義、韓國利、林黎明、趙星明

2017年3月,為追憶周惠久院士治學育人之道,緬懷其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學校特設立“周惠久院士基金”,用于支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育事業(yè)發(fā)展。2018年4月,“周惠久院士基金”啟動儀式舉行。截至目前,該基金已到賬90余萬元,有力支持了材料學院事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 金屬材料 交通大學 五朵金花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