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誰能想到,詩人王維墓藏在西安一個村子里,很多人擦肩而過

時間:2022-04-13 09:57:00    來源:騰訊網    

唐代大詩人王維寫下了許多美麗的古詩,我們幾乎都是背著王維的詩篇長大的。很多人都知道,王維在長安(今西安)做官時,曾經隱居在秦嶺“輞川”,但很少有人知道,王維墓其實也在西安,它就隱身在輞川一個山村里,很多人都與它擦肩而過。

王維墓所在的地方在藍田縣輞川鎮(zhèn)白家坪村。提及白家坪,可能很多人都陌生,但一說起“王維手植千年古銀杏”,大家都比較熟悉,這棵古銀杏所在的地方,就是白家坪村。

白家坪村地處輞峪內約10公里處,扼守于“輞川”結束的地方。

秦嶺號稱有“七十二峪”,輞峪是其中最有名的大峪之一,它北起西安藍田縣輞峪口,南達與商洛市柞水縣相連的秦嶺分水嶺,長約50公里。

其中,大家常說的“輞川”是輞峪的一段,指的是輞峪內由輞河沖刷而成的一條較為寬敞的河川道,分布于輞峪近山口處,大致起于輞川鎮(zhèn)閆家村,止于輞川鎮(zhèn)白家坪村,長約6.5公里。

王維大約在40歲左右開始隱居于輞川,他最開始隱居的地方是孟城坳(今輞川鎮(zhèn)官上村),這里距離山外相對近一些,約7公里,他在這里買下了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改造為自己的別業(yè)。

后來,也許是覺得孟城坳(官上村)還不夠僻靜,王維往輞川深處探索,在距離孟城坳(官上村)3公里的地方又看中一個地方,在此修建別苑,將母親安頓于此修佛。這個地方,便是今天的“白家坪”。

白家坪村地處飛云山下,輞河潺湲回環(huán),可以想象,隱居在這里的王維母子真正將身心安放于山水之間,遠離世俗侵擾。

王維母親去世后,塔葬于輞川白家坪村“飛云山故居”不遠處。王維在去世之前,將他與母親的居所捐為佛寺,即“清源寺”。清源寺在北宋以后改名為“鹿苑寺”。而王維本人,據史書記載,也葬在輞川,其墓址就在今天的千年古銀杏往東約五六十米的地方,一個名叫“向陽公司”的三線工廠的廠房之下。

是的,不止王維相中了白家坪村,上世紀七十年代,作為國家重要軍事裝備生產基地的向陽公司也選址白家坪,而且那么巧,就選中了王維當年隱居的地方。

所以,無論是王維的飛云山故居(鹿苑寺遺址)、千年古銀杏還是王維墓,現在都在向陽公司的廠區(qū)內。

有一段時間,向陽公司遷走了,廠房廢棄,游客可以自由出入廠區(qū)參觀古銀杏。每年,全國各地都有很多喜歡王維詩歌的人專門來尋訪,只是好多游客并不知道王維墓也在這里,如果他們知道的話,就會沿著看銀杏的那條廠區(qū)道路再往里面走走,一兩分鐘的工夫就能走到王維墓前。

那里有一片紅墻的廠房建筑,王維墓就在廠房下面。廠房前的空地上,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簡簡單單三個字:“王維墓”,是藍田縣政府于2008年4月立的。

除了重立王維墓墓碑,在向陽公司廠房后面貼近山腳的地方,當地村民還修復了鹿苑寺,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座,“王維”卻也有了容身之處。

而今,不知什么原因,廠區(qū)又重新啟用,出于安全保密的考慮,工廠已經對外來人員關閉了大門,普通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意走近王維了。

黃小黃走陜西:發(fā)現身邊的風景,一起游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關鍵詞: 擦肩而過 可以自由 重新啟用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