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合肥園博園蚌埠園基本完工 系首個完工的省內城市展園|天天熱聞

時間:2023-05-17 06:53:28    來源:合肥晚報    

雙墩文化雕塑

鐵路文化亭

為迎接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順利開幕,合肥園博園內38個城市展園建設如火如荼。近日,38個城市展園之一的蚌埠園已基本完工,也是第一個完工的安徽省內城市展園。


(相關資料圖)

設計主題:

雙墩發(fā)祥地,淮上明珠城

孕沙成珠,淮畔生輝。蚌埠園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以雙墩發(fā)祥地、淮上明珠城為主題,憑借蚌埠的“雙墩遺址”和“珠城”為主要文化符號作為展示,提煉雙墩遺址文化及珠城文化元素景觀化融入展園的整體布局和細節(jié)設計,突出展示蚌埠獨特的文化內涵,彰顯城市風采。

步入園區(qū),移步易景。蚌埠園設計整體規(guī)劃將“淮河穿城而過布局”引入展園設計,這一設計整體上寓意蚌埠“淮上明城”的美譽,以抬高的地形構成地標山,可觀望安徽園風貌,其上設置雙墩文化雕塑廣場,下方汀步和鋪裝地面雕刻雙墩符號刻畫,展現(xiàn)蚌埠悠久歷史。

文化特色:

打造雙墩文化雕塑

雙墩文化是淮河之畔先民在蚌埠雙墩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化,并留下的獨特印記。

7300年前,先民們制作了釜、甑、盆、缽等陶器,斧、鏟、錘、臼等工具。利用大蚌殼做刀、鏟,收割采集水稻、野小麥、薏苡、蓮藕等食物;用弓箭石塊打野豬、獵麋鹿;用漁網(wǎng)捕魚捉蝦。閑暇時,在陶器上刻下符號,記錄一段時間的收獲;把獸牙、小石球鉆孔磨光,做成裝飾品;捏塑小陶人,表達美好的生活愿望。

蚌埠園以雙墩遺址出土的“陶塑雕題紋面人頭像”及“雙墩刻劃符號”為主要元素,打造雙墩文化雕塑廣場,用以展現(xiàn)7300年前的蚌埠大地上也曾閃爍中華文明的因子。

城市特色:

設計鐵路文化亭

蚌埠市作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隨著1911年津浦鐵路的建成通車,蚌埠從一個漁村古渡,逐漸發(fā)展成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yè)城市、安徽省重要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在蚌埠園設置的鐵路文化亭將津浦線老月臺進行具象化演繹,體現(xiàn)了鐵路與工業(yè)的歷史質感,讓游者感受到蚌埠悠久的鐵路文化歷史,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工藝特色:

采用水刀切割技術

走在蚌埠園的鋪裝上,只要留心便可發(fā)現(xiàn),園子里的每片磚塊都是獨一無二,不能相互替代的,就如同一幅拼圖,每一塊都必須在對應的位置上。這樣近乎完美的工藝不僅是一項“技術活”,也是一項“科技活”。

“我們的鋪裝皆是預排版的,采用了水刀切割技術,可以避免鋪裝時對縫不齊等問題?!卑霾簣@現(xiàn)場負責人宋桂強介紹,蚌埠園所有的石材都是通過電腦精密排版,弧形處按編號進行定制化水刀切割,確保施工完成后整條弧線平整流暢。鋪貼時,通過十字卡扣保證鋪裝縫隙均勻一致。與此同時,這一技術也可以很好地避免現(xiàn)場切割產(chǎn)生的揚塵污染。

據(jù)了解,合肥園博園選址于駱崗公園,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將于此處舉辦。本屆園博會預計2023年9月開幕,以“生態(tài)優(yōu)先、百姓園博”為主題,會期將持續(xù)3個月。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莊文倩/文 張雨瑤/攝

關鍵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