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365天,恒大向理財產品債權人兌付了約70億元。算有誠意嗎?

時間:2023-08-25 08:33:31    來源:陳昊律師聊破產    


【資料圖】

8月21日晚間,為了實現(xiàn)復牌,恒大披露了一份內控評估報告。其中,一直遮遮掩掩且最受詬病的恒大財富問題終于露出冰山一角。第一、理財產品的發(fā)行。恒大承認所有恒大財富發(fā)行的理財產品籌集的資金,全部流入了恒大體系。恒大集團和兩家附屬公司是定融產品的擔保方。截止2021年8月爆雷后,停止發(fā)售定融產品,總計募資921億元。試問:發(fā)行了多少產品、募集了多少資金?這些信息在銷售時有無披露給意向投資人?如此巨額的純信用借款,靠借新還舊維持的模式,算不算龐氏騙局?期間監(jiān)管部門有無失職的責任?第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止,未兌付本息分別合計約人民幣410億元及約人民幣340億元。從先期的實物資產抵扣到每月每位投資者兌付8000元,再到兌付2000元。一年之內,本息合計減少了70億元。假設已經停息了,那么70億元就都是還的本金。按這個速度算,還需要五年才能還清。第三、理財產品債權人的數量及數量變化,恒大未予披露。債權人有權知道!第四、恒大財富在2021年未有涉及理財產品的訴訟,2022年也只有區(qū)區(qū)5億元。這些債權人突破了立案難問題,想問問你們執(zhí)行到財產了嗎?最后,希望恒大繼續(xù)準確、及時、完整、真實地披露和理財產品債權人相關的信息,并啟動和這類債權人的談判,拿出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要知道涉眾、涉刑的事情不處理好,是要倒大霉的。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