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環(huán)球快播:美英《大西洋宣言》被多方嘲諷,英媒:蘇納克成拜登“廉價約會對象”

時間:2023-06-10 06:54:25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美國總統(tǒng)拜登8日在白宮會晤英國首相蘇納克,雙方發(fā)表《大西洋宣言》,宣布在人工智能、清潔能源、關鍵礦產方面開展合作,鞏固兩國的安全聯盟關系,以應對所謂的“中俄威脅”、氣候變化等新挑戰(zhàn)。然而,這份宣言與英國保守黨承諾的“美英自由貿易協定”相去甚遠,遭到英國國內輿論廣泛批評。英國《衛(wèi)報》稱,《大西洋宣言》具有的更多是象征意義,它標志著英國從“不受約束的自由貿易”轉向與美國間的保護主義。還有英媒稱,這份宣言更像是美國發(fā)給英國的一個“安慰獎”。有分析稱,隨著英國“脫歐”后影響力削弱,對于美國的利用價值也大大降低。有學者認為,英國計劃在戰(zhàn)略目標上給美國更多的策應和配合,以此從美國換取一些好處,這可能會成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常態(tài)。


(資料圖片)

“僅僅是愿景而已”

根據美英政府網站公布的消息,《大西洋宣言》及其相關行動計劃將為兩國在經濟、技術、商業(yè)和貿易等各領域建立一種“新型創(chuàng)新伙伴關系”。圍繞這份宣言,美英將在關鍵和新興技術、經濟安全和供應鏈合作、數字化轉型、清潔能源以及國防等五大領域加強合作。路透社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美英將啟動一項關于關鍵礦產協議的談判,涵蓋鈷、石墨、鋰、錳和鎳這五種對電動汽車制造最重要的關鍵礦產。談判完成后,在英國開采或加工的上述礦產,將符合美國《通脹削減法》框架下獲得稅收抵免的相關要求。此外,美國將依據《國防生產法》為英國國防供應商提供優(yōu)惠條件,允許英國供應商獲得美國政府的合同。

在與拜登舉行的聯合新聞發(fā)布會上,蘇納克炒作所謂“中俄威脅”,妄稱中國和俄羅斯“利用我們的開放,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拜登則污蔑中國將先進技術用于所謂“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和情報干預”,聲稱要應對美國對外投資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試圖為美國打壓中國的行為尋找借口。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與國之間開展交流合作,應當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基于冷戰(zhàn)思維挑動陣營對抗,才是“全球穩(wěn)定”的真正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9日稱,《大西洋宣言》進一步表明,美英這兩個盟國正在背離全球化,并試圖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英國《衛(wèi)報》稱,宣言沒有披露多少合作細節(jié),也沒有估算協議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其實就是把一些承諾隨意地拼湊在一起,其中有的合作已經在進行中,還有一些僅僅是愿景而已。它標志著英國從“不受約束的自由貿易”轉向與美國間的保護主義。代表大西洋兩岸企業(yè)的英美商業(yè)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鄧肯·愛德華茲稱,在許多問題上,《大西洋宣言》僅表明“有合作意向,而不是實際同意”。俄羅斯“政治專家”網站援引俄政治學家奧霍申的話稱,英國希望與美國建立類似軍事同盟的經濟聯盟,但這只是英國一廂情愿的想法。拜登政府并不急于與英國達成新的經濟伙伴關系,英方目標不會在下次美國大選前達成。

美國發(fā)給英國“安慰獎”

“沒有兌現的承諾”,據英國天空電視臺9日報道,在“拜蘇會”后的聯合記者會上,有英國記者追問蘇納克:“英國保守黨在上屆大選中承諾與美國達成全面自由貿易協定,而今天宣布的《大西洋宣言》不就是承認失敗了嗎?”蘇納克回應稱,俄烏沖突和新冠疫情意味著“宏觀經濟形勢”已經發(fā)生變化,與貿易協定相比,這種新的、“有針對性”的做法是應對中俄帶來的“經濟挑戰(zhàn)”的更好回應,它將“盡快為我們的公民帶來最大利益”。

英國反對黨對蘇納克“空手而歸”并不買賬。工黨黨首基爾·斯塔默表示,保守黨未能兌現承諾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但這并不是唯一的失敗,“他們沒有戰(zhàn)略,沒有辦法帶領國家前進,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工業(yè)戰(zhàn)略,一個增長計劃”。工黨影子外交大臣戴維·拉米批評蘇納克政府沒有達成英美自貿協定,也未能在《通脹削減法》下獲得盟友豁免待遇,這讓“英國的櫥柜空空如也”。英國inews新聞網評論稱,在沒有全面自貿協定的情況下,美國發(fā)給英國一個“安慰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9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蘇納克訪美成果中,口號性的東西多,實質性的東西少,雷聲大雨點小。一方面,所謂的《大西洋宣言》是雙方試圖找到某種歷史聯系的產物。1941年,英美發(fā)表《大西洋憲章》,而這次發(fā)表的是《大西洋宣言》,從二者的名稱可以看出,蘇納克希望再次確認英美關系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國際形勢已經發(fā)生變化,美國自身的政策邏輯和戰(zhàn)略思路也與以往不同,它這兩年需要重新打造一個對它更有利的分工體系,一直在推進供應鏈、產業(yè)鏈、科技、原材料等方面的發(fā)展。在這一背景下,美國不愿再以自貿協定的方式體現它和英國在經濟層面的緊密度,英國真正想要的經貿關系的推進,比如自貿協定,不會有所進展,這也意味著英國不得不接受美國的思路。

英國,“偽裝的全球大國”

“英國‘脫歐’后對美國已不太有用”,《衛(wèi)報》分析稱,蘇納克成為拜登在本周峰會上的“廉價約會對象”。這位美國總統(tǒng)給予蘇納克正常的外交禮遇,但不提供任何有戰(zhàn)略內容的東西?!缎l(wèi)報》稱,友誼不等于影響力。英國“脫歐”使英國首相對華盛頓來說已經不那么有用,這是一個毋庸贅言的戰(zhàn)略事實。如果蘇納克在布魯塞爾沒有影響力,就無法與拜登達成協議。如果英國不是歐洲事務的參與者,那么英國能偽裝成全球大國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inews網站9日稱,英美兩國之間的浪漫情懷已經不再,需要務實處理彼此間的特殊關系。

崔洪建認為,未來英美關系不平等不對稱的情況勢必進一步加劇,這一趨勢與兩國實力差距不斷加大相適應。從這次英美互動的結果來看,英國似乎想把政治、安全等領域作為一個新的基礎,撬動和美國的關系。換句話說,英國直接找美國要錢、要資源,美國肯定不會給,但是英國計劃在戰(zhàn)略目標上給美國更多的策應和配合,以此從美國換取一些好處。這可能會成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常態(tài)。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