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當前時訊:“居然水中間”亮相中華藝術宮,首次以藝術聚焦江南水域景觀

時間:2023-04-22 04:24:26    來源:文匯報    

春夏之交的今天,“居然水中間——近代以來的江南景觀美術作品展”于中華藝術宮41米層拉開帷幕,邀請觀眾跨海河溪湖,登亭臺水榭,聽流泉飛瀑,在一片水光中再會江南。

展覽由中華藝術宮主辦,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畫雕塑院、劉海粟美術館、浙江美術館、蘇州美術館共同支持,同時借展十余位當代藝術家作品,共展出表現(xiàn)江南地區(qū)水域景觀的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影像等作品共140余件。展覽分為“涉水有途”“觀水有法”“思水有道”三個版塊,分別從水的視覺再現(xiàn)、水的形式探索、水的人文思考三個方面,在展示江南水環(huán)境多重樣貌的同時,呈現(xiàn)藝術家觀看方式的轉變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詩意關照。

從近現(xiàn)代美術“大咖”到當代中青年美術名家,彰顯江南景觀持久魅力


【資料圖】

江南,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關注和表現(xiàn)的對象。對于近代以來的美術家來說也不例外,他們無論是否出生于江南地區(qū),凡是在江南駐足過的,無不對江南抱有深深的眷戀和別樣的情懷。

展覽匯集了黃賓虹、賀天健、朱屺瞻、吳湖帆、陸儼少、謝稚柳、宋文治、亞明、顏文樑、劉海粟、林風眠、俞云階、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等近現(xiàn)代藝術大家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持續(xù)關注江南景觀的當代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作品。這些藝術家有的生于江南,長于江南,一生盡畫江南;有的曾遠赴海外,飽覽中外差異,歸來依然醉心江南;有的則并非江南人,或求學或客居,短暫停留江南,卻用自己的創(chuàng)作留住了江南。這些近現(xiàn)代美術“大咖”和活躍在畫壇的當代美術名家,都是江南的“粉絲”,他們用各自不同的繪畫語言,傳承與彰顯著江南景觀的持久魅力。

劉海粟《蘇州河夜景》,1964年

首次聚焦江南水域景觀,多角度藝術展示江南水環(huán)境

江南,說不盡,道不完。如果只能用一種景觀來代表江南,那必然是江南的水域景觀。水域作為江南景觀的核心,不僅從地理空間上連接起江南各地,也觸發(fā)了江南人相似的視覺印象和審美情趣,更在其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引發(fā)藝術家觀看和思考方式的革新。

此次展覽別出心裁地首次聚焦江南水環(huán)境,從“景”和“觀”兩個角度展示近代以來江南水域景觀的變遷,不僅表現(xiàn)“景”本身隨著社會發(fā)展在進行變化,更多地體現(xiàn)藝術家主體對江南水環(huán)境更為主觀的審視,即“觀”江南方式的變化,通過對江南水域景觀的呈現(xiàn),來揭示江南地區(qū)人與自然的關系。

朱屺瞻《梅子黃時雨意濃》,1980年

春夏之交,正是游玩好時節(jié),展覽一方面呈現(xiàn)了藝術家筆下江南豐富的水域景觀,其中有我們熟悉的長江、太湖、錢塘江、西湖、運河、蘇州河、黃浦江等,也有不知名的溪流、水道,泉水、瀑布、湖田、蕩地,它們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光線下,呈現(xiàn)出多樣的姿態(tài)。藝術家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為近代以來的江南景觀留下了珍貴的視覺印記,也讓觀眾通過藝術家之眼,在一場展覽里,游遍江南。

林風眠《山溪》,1960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中的許多作品是藝術家寫生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為我們了解江南水域景觀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視覺參考,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如陶冷月拍攝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江南老照片,以及新中國成立后、五六十年代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們在各地的寫生之作如《龍華之春》《古猗園之夏》《西郊公園寫景》《長春橋秋色》《揚州瘦西湖》《普陀煙雨》《桐廬一角》等,都能為我們了解當時江南水環(huán)境提供重要參照。

另一方面,由于江南多水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些藝術家雖然并非直接描繪江南的某一具體水域,但卻潛移默化地被江南的水光煙波影響,形成了具有形式意味的繪畫語言和與水有關的觀念思考。展覽的后兩個版塊,則更側重體現(xiàn)藝術家“觀”江南方式的轉變,呈現(xiàn)藝術家主體對江南景觀更為主觀的審視。如“留法三劍客”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均受到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影響,但始終無法割舍曾生活和求學過的江南,作品飽含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東方意蘊。而在展覽的第三個版塊,藝術家“觀看”江南的角度更進一步,深入思考在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與處身其中的水環(huán)境的關系、面臨的問題以及水景觀的意義等,從而形成了觀念中的江南水景觀。

趙無極《無題》,2001年

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探討當下水環(huán)境與江南人的互動關系

江南的水,蘊含著無數(shù)的特性與品格,它滋養(yǎng)生命,也給予人智慧的啟迪和品德的陶冶。同時,江南的水所象征的,是人可以安然棲居的家園,是鄉(xiāng)愁的寄托之處,也是現(xiàn)代人心靈的庇護所和審美救贖的空間。

近代以來的江南水域景觀變遷,是伴隨著城市的興起與人類活動增多而出現(xiàn)的,反映出江南地區(qū)人居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反映了長三角地區(qū)人民在對自然改造利用過程中觀念的變化。如今的長三角地區(qū),作為中國的經濟核心區(qū)域,其發(fā)展速度突飛猛進,為江南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城市現(xiàn)代性改造也沖擊著自然環(huán)境與人的生活方式,當代江南景觀的構建,在提高城市發(fā)展水平的同時,如何兼顧江南原有水域景觀的保留,以對抗現(xiàn)代性的過度沖擊?

朱德群《無題》,2001年

展覽的最后一個版塊探討了這一問題。展出的20余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中,有自傳統(tǒng)文人山水而來的“挪用”再造,有圖像與媒介泛濫時代的景觀之思,也有現(xiàn)代化進程中人對自我境況的重新審視,探討著當下江南人與處身其中的水環(huán)境新的互動關系。江南人只有從自然中汲取審美經驗,并指導自身的生活實踐,或許才能在忙碌擁擠的現(xiàn)代城市中依然保持一種 “居然水中間”的安然和從容。

不得不提的是,一組由AI創(chuàng)作的特別作品將亮相此次展覽,策展團隊結合當下飽受關注的AIGC技術,圍繞傳統(tǒng)文人山水畫創(chuàng)作生成了一組AI輔助作圖的作品。通過技術手段再現(xiàn)中國文人心中的山水,并在此基礎上利用西方繪畫手法進行圖像的轉譯,探討中西方繪畫面對自然的不同觀看方式,同時展示當下技術革新對繪畫產生的影響,探討未來景觀制造的可能與轉向。

楊正新《春風又綠江南岸》,2023年

以“海上觀潮”姿態(tài),活化“江南文化”資源,助力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大美術館計劃”以來,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推出“何謂海派”和“海上觀潮”兩大展覽IP,后者瞄準國內外重要藝術家、重要流派、重要藝術機構三個層面開展合作交流,舉辦比較研究展、作品聯(lián)展,籍此見證上海在國內外學術交流、文明互鑒中的獨特地位。

本次展覽作為“海上觀潮”系列展覽之一,入選2022年上海市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成長計劃,是上海美術館首次圍繞江南文化自主策劃的展覽,以中華藝術宮館藏為主,集中長三角地區(qū)藝術資源,展現(xiàn)上海以江南文化為底色的地域特質,承擔起傳播弘揚江南文化中的重要角色。館方堅持用好“江南文化”資源,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助力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fā)展。

同時,作為今日江南的長三角地區(qū),山水相連、河湖相通。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fā)源地和率先實踐地,長三角三省一市水景觀的建設、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與人民生活休戚相關?!熬尤凰虚g”作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狀態(tài),也旨在推動長三角綠色生態(tài)一體化建設,發(fā)現(xiàn)江南地區(qū)人與自然理想的互動關系,為當下長三角地區(qū)自然景觀的利用和改造提供新的啟示。

吳冠中《浮游》,1995年

作者:范昕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王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