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解讀 > 正文

3700多項活動將亮相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時間:2018-05-23 15:43:06    來源:光明日報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9日。屆時,全國將有包括全國非遺曲藝周、非遺公開課、非遺影像展在內的3700多項活動同步展開,全面展示近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新成果,展現(xiàn)非遺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緊密相連的新氣象。文化和旅游部22日舉辦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籌備情況。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介紹,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口號是“見人見物見生活”“活態(tài)傳承、活力再現(xiàn)”“非遺讓生活更美好”“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今年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的主場活動是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市舉辦的全國非遺曲藝周。

遺產日期間,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中央電視臺、國家圖書館將共同推出非遺公開課,結合專家講授、非遺展演、嘉賓體驗,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授“什么是非遺”“為什么要保護非遺”“非遺與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通過非遺啟迪智慧,非遺點亮生活、非遺凝聚力量等視角,告訴觀眾,非遺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遺產日期間,由民族民間文藝發(fā)展中心和國家圖書館聯(lián)合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將在山西平遙、國家圖書館、部分大學集中展示近年來社會記錄和搶救性記錄方面的成果,力圖通過對近年來非遺紀錄影像作品的匯集、展映和研討,提高非遺的可見度,讓更多的人通過較高水準的非遺紀錄影像作品,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

同時,文化和旅游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共同舉辦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jié),包括屈原故里端午祭、端午習俗展和端午龍舟賽等活動,還將在宜昌市開展“端午屈鄉(xiāng)·愛上宜昌”主題旅游活動,推出主題游線路產品,組織屈原故里傳統(tǒng)端午習俗傳承體驗游活動,讓游客體驗包粽子、掛艾葉、扎香包、制作涂抹雄黃酒等傳統(tǒng)端午習俗,促進文旅融合發(fā)展。

此外,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指導下,各地、各相關單位都將組織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比如,恭王府博物館將繼續(xù)舉辦“錦繡中華——非遺服飾秀”活動;國家圖書館繼續(xù)舉辦“非遺講座月”活動;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將開展“把遺產交給未來·良辰美景2018非遺演出季”活動。(記者 韓業(yè)庭)

關鍵詞: 遺產 自然 文化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