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對“最難辦事科室”亮出黃牌!重慶南川區(qū)用干部“緊張指數”換取群眾“滿意指數”

時間:2022-03-30 10:00:14    來源:法治網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市巡禮

□本報記者吳曉鋒董凡超

近年來,重慶市南川區(qū)推行“最難辦事科室群眾評”的亮黃牌考評機制,作為全面依法治區(qū)重要抓手,提升了公共權力法治監(jiān)督效能,用干部的“緊張指數”換取了群眾“滿意指數”和地方“發(fā)展指數”。

制定規(guī)則倒逼依法履職

當“評最優(yōu)”遇上“佛系”干部時,正向激勵往往會大打折扣。近年來,南川區(qū)同時開展“評最優(yōu)”與“評最差”,不斷完善評議規(guī)則。

南川區(qū)將戶政、車管、法律援助、公證及教育、住建、交通等35個職能部門(單位)、102個科室作為參評對象,做到全區(qū)具有行政審批及服務職能的部門科室全覆蓋。根據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guī),將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細化為“冷、懶、推、亂、貪”5種表現和22個具體事例,形成負面清單,每半年評出10個最難辦事科室。篩選出與參評科室業(yè)務接觸最多的市場主體、服務對象、警風(行風)監(jiān)督員及法學專家、律師等,建立參評人員數據庫,每次抽取1000人參與評議。同時請群眾匿名為參評科室打分,線上線下分別抽取300份納入結果統計。

把控過程確??陀^公正

傳統的考評監(jiān)督多是體制內循環(huán),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行方便”現象。南川區(qū)通過外部監(jiān)督、負面反饋、逆向追查,嚴格過程把控,確保評議公開公平公正。

在評議前充分發(fā)動群眾,借助報、臺、網提前15天發(fā)布評議公告,加強宣傳報道。在評議中保證客觀準確。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在全區(qū)統一公開發(fā)布102個科室的權責清單,評議中群眾對照清單,列舉最難辦事具體事例,既防止隨意評價,又為后期整改提供方向。在評議后加強監(jiān)管計票。在計票環(huán)節(jié),堅持隨機抽取監(jiān)督員、評議人員,全面甄別紙質評議票、網絡評議票,相同IP地址只計一票,堅決防止刷票,嚴肅查處了林業(yè)局等單位的刷票行為。

運用結果促進整改提升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人。工作中,南川區(qū)切實加強結果運用、問題整改,真正達到以評促改目的。

——即評即用。區(qū)委常委會審議評議結果運用,讓評議直接影響“面子”“票子”“帽子”。評出最難辦事的10個科室在全區(qū)曝光,與績效獎勵掛鉤;連續(xù)兩次前3名的免去科室負責人職務,連續(xù)3次前3名的免去分管領導職務。截至目前,已評議19次,談話提醒323人次,免職4人,紀律處分兩人,多名擬提拔干部暫緩提拔。

——即評即改。有關單位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并在媒體上公布,接受群眾監(jiān)督。對10個最難辦事的科室人員分級分類開展依法行政專題培訓和教育整頓。區(qū)委組建暗訪督查組,采取模擬辦事、走訪群眾等方式加強回訪跟蹤,檢驗整改成效。

——即評即建。區(qū)委組織法治觀察團,針對評議反映的突出問題,提出加強依法行政的法律建議,推動長效機制建設,真正實現從“群眾圍繞窗口轉”到“窗口圍繞群眾轉”的轉變。

關鍵詞: 依法行政 法定職責 整改方案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