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朱元璋這兩家人不能參加科舉!后世說他英明,但乾隆做法更英明

時間:2022-04-01 05:36:53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大家覺得小編的文章怎么樣呢,歡迎大家認真吐槽。

首先感謝您選中了我的文章,同時也希望您好好地閱讀

自隋朝開始有了科舉制,可以說這是將朝廷和老百姓的距離拉近的一項舉措,至少當官的不再只有皇親國戚,普通老百姓若是有才能的話也能夠通過科舉的方式獲得入朝為官的機會,并且這種機會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雖說偶爾也會因為皇帝的個人喜好而欽點一些狀元之類的。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參加科舉的,除了那些"特定的身份"之外,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還規(guī)定了這兩家人不可以參加科舉,這兩家人指的是兩位奸臣的后人,這個涉及的家族人群就比較多了,但他這一決定讓后世人都贊許他十分英明,然而在清朝的時候,乾隆對于這一類人的做法則顯得更加英明。

先解釋解釋這"特定的身份"是什么吧,那分別是僧人、道士、囚犯、商人以及這犯諱之人,具體原因蠢哥不在這座過多的贅述,但是被朱元璋不允許參與科舉考試的兩家人,應該不算以上幾類。

第一家乃是留夢炎的后人,大部分的朋友應該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名字,其實這人是宋末的一位狀元,不過若是提到另外一位狀元的話,名氣可就不一般了,那便是文天祥,按資歷來說,他還算是文天祥的前輩了,因為他比文天祥早四屆成為狀元,不過他在民族氣節(jié)上比文天祥差了可不止4個檔次,他投降元朝之后,還和忽必烈一起勸降文天祥,甚至忽必烈本想放了文天祥,結果這人便在忽必烈耳邊參了文天祥一本,說放他等于放虎歸山,也造就了文天祥身死的悲劇。第二家人便是蒲壽庚的后人,這人就更啥好說了,活脫就是一個兩面三刀的小人,出賣了陳文龍,說他是個漢奸也不為過。

朱元璋也因為這兩人的惡行,便不允許這兩家的后人參加科舉,這一舉措得到后世的贊許,一片叫好聲,很多人都覺朱元璋這么做是比較英明的,但其實這里面是有意氣用事的成分的,因為看了乾隆的做法,你會覺得乾隆在這類事情上的處理方式更為英明。

清朝其實也是有"不允許參加科舉的人群"的規(guī)定的,當時是要求三代內(nèi)有重犯就不允許,說來其實也不算合理。在乾隆年間,有位名為秦大士的人中了狀元,這哥們從小就算是個神童,23歲就曾中舉人,38歲才進京趕考,中間這十多年并不是屢戰(zhàn)屢敗,而是因為他要照顧年邁的父母,他絕對算是個孝子了。當年他進京考試的時候,他的試卷被放在首位,乾隆見他姓秦,便問他是否是秦檜后人,秦大士十分坦然的回答了7個字:"一朝天子一朝臣。"既承認了這個事實,也表達了自己對這個身份的看法,說的就是"你不是趙構,我不是秦檜",乾隆也明白了他的意思,并不介意他的身份,他還成了清朝重臣。

為什么蠢哥說乾隆的做法更英明呢?其實朱元璋懲罰奸人是沒問題的,他們的后人因他們而受到牽連不允許參加科舉,在外人看來似乎有種"活該,沒讓你斷子絕孫就算好了"的感覺,的確有種打臉的快感,但你真的恨所謂的"奸人之后"嗎?不知各位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小時候蠢哥表姐因為偷了小賣部零食吃,沒少被同齡人嘲笑,這行為固然不對,但蠢哥也被人調侃為"小偷的弟弟",若這角色換做是你,你覺得冤嗎?

所以說還是乾隆顯得更為英明,秦檜固然是個大奸臣,但并不代表他的后人,或者說是與他有關的人就全是奸人,不是嗎?的確,朱元璋懲戒"奸人之后不能參科舉"這事聽起來的確是大快人心,但說實話這種"一竿子打死"的事情若是發(fā)生在你身上,恐怕就沒那么痛快了,乾隆自詡十全老人,說實話,沒有任何一個人配得上"十全十美"的評價,但光從這事來看,他的做法的確比朱元璋要英明。

關鍵詞: 科舉考試 考試的時候 處理方式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