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鴉片戰(zhàn)爭時清朝軍事力量究竟是什么水平?劣勢何在

時間:2022-03-31 16:58:4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屈辱的一百年的開端。那么,當時滿清治下的中國的軍事實力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這里啊,大家很可能會有一個誤解,認為清朝的槍炮都是經過中國慢慢的科技發(fā)展研發(fā)制造出來的??墒?,清朝使用的火器不是中國自己研發(fā)的。

鳥銃

明代中國引進了"鳥銃","弗朗基"等西洋火槍。之后,清朝并沒有進行新的研發(fā)或者重新從西洋進口新型火槍,而是直接沿用了明代引進的火槍??梢哉f,清朝使用的火槍是早就淘汰的西洋貨。

而在這時,英國已經裝備了伯克式(Barker),布朗斯威克式(Brunswick)等新型火器。這些新火器槍身更短,射程更遠,射速更快。

伯克式火槍

此時的清朝軍隊的槍械沒有刺刀,因為槍身太長了。但是英國軍隊的槍都配有刺刀。這一點在近距離作戰(zhàn)中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

在大炮方面,清軍也是差人一等。

可是問題是,這些舊火炮和新火炮的制造原理差別不大,為什么清軍的炮敵不過英軍呢?

關鍵問題就出在制造工藝上。英國經歷了工業(yè)革命之后冶煉技術大有提升,制造炮時用的鐵質量都能得到保證。而清朝的冶煉技術十分落后,大炮制造出來試射的時候經常炮管爆炸,炸死自己人是常有的事情。

紅衣大炮

而且清朝大炮的瞄準性能很差,士兵們只能靠經驗來瞄準,所以經常炸偏,在戰(zhàn)場上的實用性很差。清軍對炮架也不重視,清軍的炮架遠沒有英軍的靈活,這就導致在戰(zhàn)場上,清軍的大炮不能來回移動,機動性差。當英軍攻過來的時候,很多完好的大炮無法方便地運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大炮落入敵手。

鴉片戰(zhàn)爭海戰(zhàn)場景

鴉片戰(zhàn)爭中很多戰(zhàn)役都是英軍以艦攻城。那時的清朝水師,雖然種系龐雜,數量很大,但是也就只能稱之為"海上自衛(wèi)隊",其中完好的艦船不多,對付對付海盜還湊合,但是面對強大的英國海軍基本無法迎戰(zhàn)。所以清軍只能使用陸上的炮臺來打擊英國海軍。照這么說,清軍應該會有優(yōu)勢,畢竟岸上的防御工事堅不可摧,易守難攻??墒羌词故桥谂_,清軍也落后于西方,西方人早就能應付這種簡陋的炮臺。加上清軍大炮性能差,英軍在整個鴉片戰(zhàn)爭中受損的軍艦寥寥無幾,反倒是清軍陸上的炮臺都被毀掉了。堂堂"天朝上國"就這么被一個在當時人眼里看來是蠻夷之輩的英國人從廣州打到南京。大清國顏面掃地。

清朝全盛時期的疆域

那么,為什么清朝這么多年不研發(fā)或者進口新型火器呢?

其實答案就在這清朝版圖里。清朝統(tǒng)一了中國古代認為的"天下":漢、藏、滿、蒙、西域(新疆地區(qū))。雖然西伯利亞,日本,印度,東南亞等地早就出現在了中國人的世界地圖上,但是這些地方都不在傳統(tǒng)華夏的地區(qū),或是貧瘠,或是自認為無需征伐。所以,滿清人認為天下已有,江山穩(wěn)固,何必再去研發(fā)武器呢?

也正是這一點直接讓中國進入了屈辱的一百年。

關鍵詞: 鴉片戰(zhàn)爭 冶煉技術 在戰(zhàn)場上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