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兩個帝國碰撞,成吉思汗后裔勸朱棣信奉伊斯蘭教,朱棣如何回應(yīng)?

時間:2022-03-26 16:35:18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朱元璋滅了元朝開創(chuàng)大明帝國,統(tǒng)一了全國,改變北方部族入主中原的歷史。但在明朝的建立時,遠在中亞地區(qū)有一個強大帝國也在崛起,此帝國就是號稱成吉思汗后裔的帖木兒帝國。

出使不歸的明使

剛才我們說的帖木兒帝國,其都城在撒馬爾罕,這也是古代西域中國的一部分。而建立帝國的帖木兒雖然稱成吉思汗后裔,但與成吉思汗并無多少緣源了,只是早已突厥化的蒙古后裔。但帖木兒還要打著成吉思汗的大旗,招攬蒙古人后裔,鞏固其帝國統(tǒng)治。他甚至稱是蒙古的黃金家族后裔。不知真正的黃金家族情何以堪。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為了向周圍鄰國宣揚明朝,他曾于1395年派給事中傅安、郭驥作為使者前往帖木兒帝國出使。但沒想到這兩位明使到帖木兒帝國后,就被帖木兒扣押。畢竟蒙古與明朝有仇恨。

在當(dāng)時通信不發(fā)達的情況下,這兩名使者生死不明,朱元璋不知道他們是死在路上,還是被帖木兒帝國所殺。因此兩年后,朱元璋又派大臣陳德文前往帖木兒帝國一探究竟。

陳德文到撒馬爾罕后,也被扣押。朱元璋依舊不知道他的生死音信。朱元璋不知道西方帝國情況,又加上朝中諸事繁忙,也沒再追問此事。當(dāng)然此時的朱元璋已經(jīng)重病纏身,1398年駕崩。

朱元璋死后,一年后發(fā)生了"靖難之役",兒子朱棣與孫子朱允炆爭奪帝位,最后朱棣戰(zhàn)勝侄子奪取皇位。朱棣登基后,也把外交工作提上日程,朱棣當(dāng)然知道遠在中亞的帖木兒帝國。朱棣決定再派使者前往撒巴爾罕。但就在朱棣派使時,朱元璋派的兩批使者陳德文三人回來了。三人幾乎前后腳回到明朝,但明朝皇帝已經(jīng)換了兩任。

朱棣詢問陳德文等人帖木兒帝國的情況,陳德文也把自己在撒馬爾罕的所見所聞向朱棣進行了匯報,并把自己寫的詩獻給朱棣。從陳德文的詩中及介紹中,朱棣對帖木兒帝國才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他認為必須與這個帝國建立友好關(guān)系,否則西部通道就會被其堵塞。

圖謀中原帝國

朱棣關(guān)注帖木兒帝國時,帖木兒早就關(guān)注了明朝,此帝國也正處于崛起之時。這些突厥化的蒙古人,在帖木兒帶領(lǐng)下,心目中的帝國不僅有蒙古草原和中亞,他們對中原念念不忘。畢竟蒙古人當(dāng)年曾建立元朝。

帖木兒是于1370年推翻撒巴爾罕的統(tǒng)治者,成為西察合臺的蘇丹。建立汗國后,帖木兒不斷向外征伐,經(jīng)過十多年的征伐,建立一個中亞強大帝國。但在帖木兒心里,他更想實現(xiàn)成吉思汗的偉業(yè),而實現(xiàn)這個偉業(yè)就是圖謀中原,滅掉明朝。

帖木兒有這個意圖時,明朝并不知道。朱棣正與侄子爭位。帖木兒此時雖然對中原有想法,但他正征伐西亞,還沒騰出空來東征。

1402年,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后,帖木兒也在與奧斯曼帝國的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俘獲蘇丹巴耶塞物一世,帖木兒帝國版圖再次拓展。帖木兒更是不可一世,他也開始把眼光放到東方。

其實帖木兒在征伐過程中,已經(jīng)與明朝建立了聯(lián)系,但由于當(dāng)時明帝國與帖木兒帝國都剛剛建立,帖木兒也曾給朱元璋寫過信,向他表達友好交往的。因此,朱元璋才派使者到帖木兒帝國。但蒙古后裔對朱元璋還存有敵意,因此派去的使者被扣留也屬正常。

此后朱元璋就駕崩,明朝進入內(nèi)斗之中。而帖木兒扣押明朝使臣,實際上就準備圖謀中原了。但明朝并沒有人看出這一苗頭。

后來帖木兒放明朝使者回去,也是一種自信或者向明朝釋放一種進攻的信號。1405年,帖木兒帝國率大軍向東進發(fā),目的就是想滅掉明朝,但外界并沒有看出意圖。朱棣感覺到苗頭不對,就命西部將領(lǐng)宋晟做好準備。當(dāng)然朱棣此時也只是懷疑帖木兒,也沒有意識到帖木兒要來。

但帖木兒還未到中國地界,嚴寒的天氣阻止了他的前行,他突然病倒并死在東征路上。他的下屬立即改了他的遺詔,讓孫子哈里繼汗位,于是帖木兒帝國也上演了一出另一版本的"靖難之役",帖木兒的四兒子沙哈魯與朱棣一樣,也想圖謀汗位。他看兩個侄兒斗得元氣大傷之時才出手,然后成為帖木兒新的可汗。

帖木兒帝國上演的這出"靖難之役",也使兩個帝國從戰(zhàn)爭的邊緣走向友好交往。

婉拒宗教邀請

帖木兒帝國出現(xiàn)變故后,朱棣決定再派傅安前去出使,既了解情況,也恢復(fù)與帖木兒帝國的關(guān)系。

傅安到撒馬爾罕后見了沙哈魯,對于明朝來的使節(jié),沙哈魯很高興,又派使者跟著傅安到明朝回訪。

傅安回來后,朱棣才知道帖木兒帝國發(fā)生的變故的具體情況。朱棣給沙哈魯寫了封信:"天生民而立之君,俾各遂其生。朕統(tǒng)御天下,一視同仁,無間遐邇,屢嘗遣使諭爾。爾能虔修職貢,撫輯人民,安于西徽,朕甚嘉之。比聞爾與從子哈里搆兵相仇,朕為惻然。一家之親,恩愛相厚,足制外侮,親者尚爾乖戾,疏者安得協(xié)和。自今宜休兵息民,保全骨肉,共享太平之福。"

沙哈魯收到朱棣友好來信后,準備了獅子、西馬、文豹等禮品,派使者同明經(jīng)費大臣白阿兒忻臺到明朝答謝。從1409年到1416年,明朝與帖木兒互派了三批使者互通。1416年,沙哈魯對與明朝交往很高興,他給朱棣寫了封信,信中內(nèi)容主要勸朱棣皈依伊斯蘭教。

朱棣收到沙哈魯信后,對其熱情邀請他信奉伊斯蘭教的事,既無奈也沒有完全拒絕。于是他再次給沙哈魯回信:"西方為回教發(fā)源之地,自昔以產(chǎn)圣物,著名四方,為能超過爾者,恐無人也?!喔綦m遠,而親愛愈密,心心相印,如鏡對照,天豈有不樂人之相愛者乎?交友之道,禮讓為先,不獨如是,更有甚焉者也!"

朱棣在信中并沒拒絕,但也是一種婉拒的表現(xiàn)。作為明朝皇帝朱棣根本不可能信伊斯蘭教。但對于此宗教,朱棣也不是很反對,后來他派信賴的鄭和下西洋時,而鄭和就是一個回教徒,能看出朱棣對宗教很包容。

朱棣死后,其子朱高熾繼位,他與朱棣的能力就相差很遠,對外交流也沒有戰(zhàn)略考量,從此明朝與帖木兒帝國交流斷絕。俗話說朋友常來往,不交流關(guān)系就淡了。帖木兒帝國逐漸走向衰弱。如果不衰弱,這種關(guān)系的冷淡,或許又是戰(zhàn)爭的開端。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

關(guān)鍵詞: 成吉思汗 伊斯蘭教 靖難之役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zé)。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