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為何滅亡 不是因為李自成也不是滿清, 而是關鍵時刻的一場災難!

時間:2022-03-25 20:30:49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昨日咱聊了發(fā)生在西方的鼠疫,那么同樣的災難發(fā)生在中國,又會如何呢?

時間指針,落在1618年,那是萬歷四十六年,這一年讓人驚異的大事件,不是努爾哈赤在東北叨咕什么七大恨,也不是遠在萬里之外的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而是南國廣東,居然下起了一場鵝毛大雪。

廣東下雪是什么意思呢?天涼了,涼得離譜了!以現(xiàn)代人的定義而言,這便是一個"小冰河時期"的啟動標志。

小冰河意味著什么呢?首先是大旱,糧田顆粒無收,農(nóng)民開始放棄他們的田地,走上流亡之路。而流民,大家都明白這就意味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的時代開始了。

然大旱引發(fā)的,絕不至于流民,還有老鼠,老鼠也沒有食物吃,它們大量出現(xiàn)在地面,與逃難的流民匯合,原本寄存在它們身上的跳蚤,這就跳到了流民身上。而鼠疫桿菌病毒就在跳蚤身上,換句話說,這些老鼠和跳蚤,給流民帶來了死亡。

如此劇情,一直從萬歷演繹到崇禎。

首先,鼠疫的受害者就是那些跳蚤。因為體內(nèi)鼠疫菌大量繁殖,跳蚤的消化道遭遇堵塞無法吸,它們便遷怒于那些老鼠,發(fā)瘋似地叮咬老鼠。

于是,鼠疫菌隨著這陣叮咬進入倒霉的老鼠體內(nèi)。因為老鼠顯然比跳蚤大許多,所以鼠疫菌得以更快速度、更大規(guī)模地繁衍,老鼠隨即出現(xiàn)高熱癥狀,內(nèi)臟潰爛出血,最終死亡。

而在這一過程中,老鼠因為高熱而四處尋水喝,為了找到水源,大批老鼠咬著尾巴組成長隊,開始遷徙。

可悲的是,當發(fā)現(xiàn)如是多的老鼠,流民的第一反應是:鼠肉也是可以吃的。

可想而知,一時飽腹的流民,很快遭遇鼠疫的襲擊。

最初的鼠疫記載,出現(xiàn)在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shù)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隨后,疫情傳播到整個山西。隨后陜西也出現(xiàn)了疫情,到了崇禎年間,陜西甚至有一個縣的人全部因為鼠疫而流亡他方,而流亡則意味著鼠疫的進一步傳播。崇禎十年的記載說:"米脂城中死者枕藉。"

之后便是整個大明北部。大名府,即水滸中玉麒麟盧俊義的老家,此時"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兇"。

后來與多爾袞唇槍舌劍的左懋第,此時奉命督催漕運,他給皇帝的報告中如此寫道:"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饑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隨后,天津也開始爆發(fā)大鼠疫,"上天降災,瘟疫流行,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shù)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最終,這場"古今方書所無"的鼠疫,便降臨到帝都北京城。此時這病被叫做"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shù)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shù)人并死。"

"疙瘩",其實就是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結(jié)腫大??膳轮幵谟冢阂蝗烁腥荆覀魅?,嚴重者"闔門皆歿",親戚都不敢上門慰問吊唁,因為只要一進病家門口,必會感染,探病回家,死神便也尾隨而至。

很快,帝都九座城門"日出萬棺"。《崇禎實錄》說:"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到北京城破前一年,北京每天死人上萬,以至于城門都被運出的棺材堵塞。沿街的小戶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門口的最多,街頭連玩耍的孩子都沒有了。每四到五個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

但并非完全沒有轉(zhuǎn)機,一個福建人,據(jù)說原本是來排隊等做官的,發(fā)現(xiàn)了北京城中的災難之后,告訴北京人有一種特殊治療手法可以治愈這種病,便是刺血法。

沒有人能說清楚這種放血療法究竟有效無效,總之是每天有近萬人找這個福建人刺血。

放血放到這年冬天,當大雪降臨在京城之際,據(jù)說病情被控制住了,不知是福建人的功勞還是老鼠死絕的原因,又或者人死太多、人口密度稀薄的緣故,總之是鼠疫開始消退了。

這個時候,北京防衛(wèi)部隊據(jù)說只剩下五萬身體虛弱的幸存者,"衣裝狼狽,等于乞兒",長官即使用鞭子抽打,他們都無法勇赳赳氣昂昂,因為實在沒啥力氣,能坐在城頭就很不錯了。

不但人這樣,京城里的兩萬多匹戰(zhàn)馬,也只有一千多匹還能騎乘,但不能跑,因為氣力不足。

恰在這時候,城外有人來報,說李自成的部隊來了。

關鍵詞: 最終死亡 顆粒無收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