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太子朱標落水,眾人急忙跳水救人,朱元璋看到衣服鞋子后說:都斬了

時間:2022-03-24 13:19:07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是我們在中小學的語文課本中都學過的一篇課文,大家都對其有所了解。它說的是明朝宋濂所作的贈序。在這篇贈序中,宋濂記敘了自己早年刻苦學習的經(jīng)歷。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之下,依舊刻苦學習,最終被后世尊稱其為"一代文宗"。

公元1349年,在危素等人的力薦之下,元順帝在召宋濂入京為官。雖然元順帝勤于政事,選賢舉能,但此時已到了元朝統(tǒng)治末期,各地的農(nóng)民起義不斷。宋濂便以父母年邁,需要照顧為理由,辭不應召。

公元1358年,朱元璋的紅巾軍來到了睦州,宋濂決定隨同朱元璋的紅巾軍同行。公元1360年,經(jīng)李善長等人的多次推薦,朱元璋對宋濂的學識有所了解,便命宋濂入應天府來教導其長子朱標。宋濂和朱標兩人性格相合,至此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自公元1638始,明朝正式建立,宋濂被朱元璋尊稱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的次子宋璲,孫子宋慎,祖孫三人皆為朝廷命官,一時間風光無兩。公元1377年,宋濂年歲已高,便主動向朱元璋辭官告老還鄉(xiāng)。朱元璋因其對朝廷貢獻頗多,親自前去為宋濂送行。并下令宋濂之孫宋慎親自護送宋濂到老家金華。宋濂深感皇恩浩蕩,便對朱元璋立下承諾,只要自己還活在世上,每年都會進宮拜見皇帝。

宋濂在朝廷做官之時,為人正直愛民如子,是一位好官。告老回鄉(xiāng)之后,也從不倚仗自己先前的功績在家鄉(xiāng)作威作福。但是"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即便宋濂如此清廉,處理事情小心謹慎,災難還是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企圖謀反為罪名,并誅殺其九族"。宋濂之孫子宋慎因與宰相胡惟庸關系密切,宋濂一族也受到株連,宋璲、宋慎紛紛被處死。就連遠在老家的宋濂也受到牽連,被押送到京城,要治以死罪。

得知自己的恩師不幸被卷入"胡惟庸案"中,即將性命不保的消息,太子朱標立刻面見朱元璋,懇請朱元璋看在宋濂多年為朝廷不辭勞苦的賣命,如今又年事已高,早已告老還鄉(xiāng),關于胡惟庸謀反的事情毫不知情,饒他一命。朱元璋聽了太子朱標的這一番話后勃然大怒,便對太子朱標說,等日后你自己當了皇帝后,再去寬恕宋濂吧。太子朱標聽了朱元璋的這番話,明白朱元璋已下定決心要處死宋濂。

為了挽救恩師的性命,太子朱標情急之下跳入湖水中,幸好身邊的侍衛(wèi)搶救及時,才撿回一條命。聽聞自己寵愛的兒子朱標為了救自己的恩師,不顧自己的安危跳入湖中。朱元璋將怒氣轉移到了太子朱標身旁的侍衛(wèi)身上。并直接命手下將那些脫衣下水侍衛(wèi)處死,未脫衣的侍衛(wèi)則連升三級。

被太子跳水這件事一鬧,朱元璋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將其流放到四川。但當時宋濂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高齡了,又痛失子孫,心力交瘁,在顛沛流離的路上,與世長辭。

關鍵詞: 有所了解 刻苦學習 告老還鄉(xiāng)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