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姚廣孝連朱元璋都不怕,卻為何懼怕此人?逼著朱棣滅了他三族

時間:2022-03-22 18:47:44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朱棣之所以能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姚廣孝堪稱頭功!這位出家人,是全力以赴推著朱棣造反。比如,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姚廣孝一見朱棣就來了一句:"送你一頂白帽子!"

意思就是說,我能助你朱棣當(dāng)皇上。這一句話可嚇壞了朱棣,而姚廣孝卻沒事人一樣。須知朱元璋對開國功勛們都敢"團滅",可姚廣孝卻非但不怕朱元璋這殺戮,反而挑唆著朱棣去謀反。

且,在靖難之役最危急的時刻,姚廣孝再次一語定乾坤:還在這里糾纏個啥?出奇兵,長途奇襲京城,大事必定!一句話,再次嚇壞了朱棣。最終朱棣再次聽取了姚廣孝的建議,奇襲南京,果真一戰(zhàn)定乾坤,朱棣稱帝。

哪料在攻占南京后,連朱元璋都不怕的姚廣孝,卻奇怪的懼怕了一人,此人名叫:卓敬!當(dāng)時朱棣已經(jīng)殺掉了方孝孺,想留下卓敬。姚廣孝聽聞后便說道:"當(dāng)年,若是建文帝聽了他的計謀,如今老大你還能站在這里,定別人生死嗎?"

潛臺詞就是:我本來勸你留下方孝孺,因為他就一書生本色。結(jié)果你不聽,還滅了人家十族?,F(xiàn)在可好,卻要留下真正可怕的對手,你在想啥呢老大?

朱棣自然聽懂了,連忙殺了卓敬,滅其三族!如今疑問自然出來了,這位卓敬到底是誰?有何本事,以至于都讓姚廣孝感到懼怕?

從如今的史料中看,卓敬自幼就是位神童,讀書過目不忘。七歲時他遇到了一位相士,大驚道:"這孩子,奇才一枚,唯一可惜的就是氣不華色。"

筆者不懂相士的這些專業(yè)術(shù)語,只能領(lǐng)略個大概,從"氣不華色"中引申,應(yīng)該是說卓敬不能享受大富大貴吧。

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卓敬十五歲時,他在山中讀書,回家途中風(fēng)雨交加給迷路了。卓敬走得很辛苦,一眼瞥見來了頭牛,于是卓敬就騎上去了,最終回到了家。可當(dāng)那牛離開時,卓敬卻大吃一驚,哪里是頭牛,竟然是一頭猛虎!

這段記載有些玄幻,只能說明,一則卓敬讀書太刻苦,所以眼神不好。二則就是暗示卓敬的前途堪憂--所謂,本有降龍伏虎技,卻偏偏被當(dāng)成一頭牛。

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在建文帝時期,卓敬官任戶部侍郎,聽聞建文帝要削藩后,便寫了一個奏折,陳述自己的意見,矛頭直指燕王朱棣。

卓敬認為,所有藩王中,唯朱棣最雄才大略,又扼守猛士遍布的燕京之地,這實在不是好事。所以想削藩成功,就應(yīng)從朱棣下手,調(diào)朱棣到南昌來。萬一情況有變,立刻就把他拿下。

可惜建文帝此刻,已經(jīng)被黃子澄他們,忽悠得有些膨脹自大了。沒有采納這個計謀,反而開始從弱小的藩王下手,還說,這是怕打草驚蛇,讓朱棣有了準(zhǔn)備。天知道,這是哪門子理由!

結(jié)果,引來的朱棣的靖難之役,一舉破了南京。朱棣殺了方孝孺后就指責(zé)卓敬:"你為啥離間我們叔侄?"卓敬坦然說:"只可惜,皇帝不聽我計謀。"朱棣很賞識卓敬,只把他押入大牢里,然后讓人去勸降。如此才引來了姚廣孝,一句話逼著朱棣殺之。

對此,《明史》的解釋是:姚廣孝跟卓敬早有矛盾!但從姚廣孝要求朱棣保留方孝孺來判斷,他跟卓敬的所謂矛盾,其實不是理由,除非這矛盾,是如下這種情況!

卓敬,早看透了這位出家為僧的黑衣宰相姚廣孝,絕非善類,兩人已是勢同水火。且姚廣孝也深知卓敬的才能,遠在自己之上,一旦他成為朱棣的左膀右臂,那姚廣孝就沒有好果子吃了。因此姚廣孝這才最有可能出手,逼著朱棣殺之!

關(guān)鍵詞: 靖難之役 不可思議的 如今老大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zé)。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