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為什么溥儀身為大清皇帝,連將牌位放入故宮的資格都沒有!

時間:2022-03-22 15:33:11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清朝又稱大清是我們中國歷史中最后一個封建制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其存在的時間將近300年之久,是努爾哈赤先于1916年建立后金,后由皇太極在1936年之時才改國號為大清。 大清自攝政王多爾袞率領(lǐng)清軍入關(guān)之后,順治帝成為大清取代明朝之后的第一代統(tǒng)治者,順治帝在20年的時間內(nèi)通過政治上推崇滿洲,剃發(fā)易服、圈地投充、遷海令、文字獄等,軍事上又先后平定了大順、大西、南明等一系列政權(quán),為大清朝打下了堅不可摧的基礎(chǔ)。之后大清又在康乾雍三朝的時候逐漸走向了鼎盛,將封建專制推向了最高峰,達到了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目的,但由于中后期之時政治的僵化,文化方面的專制,還有思想禁錮、科技停滯以及閉關(guān)鎖國等一系列因素逐漸跟西方國家拉開了很大一步距離,讓整個中華民族也在其中跟著受了100多年的苦,但它的存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有其存在的重要性所在。 雖然說目前的很多清宮戲讓人們對清朝產(chǎn)生了許多的誤解,但正是因為這些清宮戲才能夠讓人們有了更多的興趣去探索去了解那段過往,那么在這些皇帝中又是誰的排位連故宮都無法進入呢?對了,就是溥儀,因為時代的轉(zhuǎn)變,讓當初的國家統(tǒng)治者也變成了一個普通人。在清朝存在的這300年之中,總共出現(xiàn)了12位皇帝。但在今天的故宮中供奉的牌位卻總共不過11個,在當初八國聯(lián)軍入侵清朝之時,故宮的許多文物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或者被搶奪一空,當時乾隆的排位是第一個不見的。 連祖宗的排位都沒能保得住,可以想象清朝是有多么的悲慘,乾隆的排位還是后來被一位德國的牧師偶然發(fā)現(xiàn)得到的,不過他壓根就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么玩意兒,就很隨手的扔到了自己家里的地窖之中,不過也正是如此乾隆的排位才不至于被丟失,在地窖扔了幾十年后終于在有心人的尋找下,在地窖中見到了乾隆的排位。 之后乾隆的排位被拿出來進行了拍賣,最終在2005年9月愛國人士的保護下,以4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在拍賣會上拍回,乾隆的牌位才終于回到了國家的手中,11位皇帝的牌位終于重新被供奉到了一塊,看到這里很多人就要問了,清朝總共不是有12位皇帝嗎,為什么找到乾隆的牌位后還是只有11個呢?接下來我們就要說說大清的最后一任皇帝溥儀了。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tǒng)帝,溥儀是光緒年間攝政王載灃之子,在光緒三十四年時,光緒帝病重,而看著光緒帝膝下無子的慈禧心生焦急,隨下令將溥儀收養(yǎng)進宮中,在同年十一月光緒帝去世,慈禧命溥儀繼承皇統(tǒng),身為一個皇帝,怕是沒有任何一人能比溥儀還悲催與懦弱了,他的這一生都充滿了戲劇性。 溥儀在三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六歲的時候就又被趕了下去,經(jīng)過一番顛沛流離,最后被日本人給扶植成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很多人都說溥儀是亡國之君,大肆指責他的無能,還曾妄想著在民國時期恢復大清國的統(tǒng)治地位,簡直是自不量力摸不清形式,但這些都只是主觀想法,大清的興亡又豈是一個三歲孩子所能左右得了的,封建的思想,不思進取的江河日下本就讓大清積貧積弱,就算溥儀真想做些什么改變也根本就無回天之力。溥儀是第一個享受現(xiàn)代化果實的皇帝,同時也是第一個站到國際軍事法庭的皇帝,溥儀一生娶妻無數(shù),但卻無一子嗣,如此悲慘的經(jīng)歷在歷代皇帝中是非常少有的,但就算是如此懦弱的一個皇帝,在東京審判的審判席上卻展示了一個帝王本應(yīng)該有的氣勢和威嚴,在二戰(zhàn)之后,開設(shè)了國際軍事法庭,將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犯審理定罪,在對日本戰(zhàn)犯進行審判的時候,這位背負著軟弱、賣國、傀儡標簽的皇帝終于將積攢多年的怨氣發(fā)泄了出來。他在出庭之日光指證日本人的罪行就指證了長達八天之久,在這八天的時間內(nèi),他一改往日的懦弱形象,每日都腰桿筆直的坐在那里,用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悉數(shù)著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僅言辭慷慨而且胸有成竹,終于將他作為帝王的血性展示的一覽無余,但人都是有私心的,在審判席上的時候,溥儀把自己跟滿洲國的關(guān)系撇的一干二凈,將所有的罪責統(tǒng)統(tǒng)都扣到了日本人的頭上,雖然在審判庭上他是將自己的罪責都撇清了,但是他的罪責,自有中國人民前來審判。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溥儀獲得了特赦,這個時候的他已經(jīng)變成了普通人,所以他的牌位是沒有資格放進故宮的,而溥儀年邁的時候曾向故宮方面提出過請求,希望能重新拿回祖宗的11個牌位,但是對于國家來說,這是屬于國家的文物,對于歷史存在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它并不屬于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家族的私人物品,處于對政治方面的考慮,國家并沒有將這些牌位交于溥儀手中。 不過就算最后溥儀拿回了牌位,估計他也沒有能力去保護得了這些牌位,而因為溥儀目前已經(jīng)失去了皇帝的身份,所以只是一個普通人身份的他,在其死后牌位是不能進入皇宮的,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大清有12位皇帝而只供奉了11個牌位的原因。

關(guān)鍵詞: 國際軍事法庭 東京審判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