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陸遜是東吳的社稷之臣,為何會被孫權逼死,孫權為什么要殺陸遜

時間:2022-03-20 09:43:38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陸遜是東吳政權中期的社稷之臣,在夷陵之戰(zhàn)中陸遜以名不見經(jīng)傳擊敗了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梟雄劉備,在石亭之戰(zhàn)中擊敗了曹魏名將曹休,成為東吳建立政權時擔當頂梁柱的重臣,卻在被孫權任命為丞相后逼死,孫權為什么要對社稷之臣下手?

孫權逼死陸遜,明面上的理由就是陸遜參與了盜聽事件與兩宮之爭。

盜聽事件是指:孫權與楊竺密談立誰為太子合適?楊竺向孫權建議立魯王孫霸為太子,孫權同意了這事,這事本來是孫權與楊竺的一次密談,可是當時有人藏著兩人密談的床下聽到了談話,將這事告訴了太子孫和,孫和于是找來陸遜的侄子陸胤商議對策,陸胤就找到陸遜,請他上書孫權立太子應該立嫡長子孫和,而不能立魯王孫霸。

后來孫權就知道他與楊竺的密談被人泄露了,于是開始追查原因,先是懷疑楊竺泄露的,把楊竺下獄嚴刑拷打,后來楊竺屈打成招,被孫權殺死,孫權后來又追查到另有隱情,是有人告訴陸胤的,陸胤隱瞞了實情,誣陷說是楊竺告訴他的,因此陸胤被下監(jiān)獄,陸遜被逼死。

皇帝立繼承人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既是皇帝的家事,又是國家大事,一般來說,如果政治覺悟比較高的大臣不愿意參與這事,因為弄不好就會得罪皇帝,輕則被罷官免職,重則被殺,可是陸遜偏偏就往槍口上撞,而且還上書孫權,等于是把兩宮之爭公開化了。

看看曹操那邊的情況也會明白,曹操征求手下大臣對繼承人選的問題是秘密進行,是不公開的,因為一旦公開,就會讓曹操陷入被動,同時也會讓朝中大臣分成兩派進行政治斗爭,這是非常敏感的事,一旦站錯了對,將會毀滅政治前途。而曹操手下的崔琰偏要公開回復曹操,而且拿封建禮法來壓曹操,說立繼承人應該立嫡長子。

曹操難道會不明白封建禮法是立嫡長子嗎?當然明白,曹操秘密征求意見,只是為了了解他的兒子在臣中的印象,至于最后決定誰為繼承人,曹操那是有一票否決權的,如果曹操所選的繼承人不是嫡長子,如果崔琰所說的嫡長子并不賢明,都會讓曹操公開難堪,所以曹操才會殺了崔琰。

陸遜這里的情況與崔琰非常相似,陸遜是東吳的社稷之臣,崔琰是曹魏的清正之士,兩人都以封建禮法立嫡長子為由來勸各自的君主,并且都公開化了,這不等于是讓各自君主難堪嗎?萬一孫權不想選嫡長子,你陸遜公開上書要立嫡長子,那不是君相不和嗎?這不等于讓孫權難堪嗎?

孫權是控制欲和決策欲都非常強的君主,他不喜歡手下的大臣跟他作對,或者不聽他的命令,或者挑戰(zhàn)他的權威,陸遜這一公然上書的行為,觸動了孫權的敏感的神經(jīng),所以招致了孫權的逼問,再加上陸遜上書是因為一次密談泄露出去才會這樣,讓孫權對身邊人產(chǎn)生懷疑,孫權認為自己身邊有其他勢力的臥底或者奸細,這已經(jīng)是對孫權本人安全構成威脅,孫權無論如何都有必要解除這種威脅,于是公然逼死了陸遜。

同時,孫權賜死了魯王孫霸,流放了太子孫和,這兩人可是孫權的親生兒子,都說虎毒不食子,只因生在帝王家,孫權對待親生兒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外人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并不是每個支持太子或者魯王的大臣都受到了責罰,比如支持太子孫和的諸葛恪就沒有受到絲毫責罰,而且還升了官,后來還成為孫權的首席托孤大臣,再比如支持魯王孫霸王的步騭、全琮、孫魯班也全都沒事。

再來看看支持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有哪些人得到處罰?

1、陸遜被逼罵死,陸胤被下監(jiān)獄,這是江東陸家,他們是支持太子孫和的。

2、顧譚和顧承都被流放,然后死在了異地了,這是江東顧家,他們是支持太子孫和的。

3、朱據(jù)先被貶官,后被賜死,這是江東朱家,他們是支持太子孫和的。

4、張純被處死,這是江東張家,他們是支持太子孫和的。

5、全寄,全琮的兒子,被處死,這是江東全家,他們是支持魯子孫霸的,而且是國戚,全寄的繼母是孫權的女兒孫魯班。

6、吳安,吳景的孫子,被處死,這是江東吳家,他們是支持魯王孫霸的,同樣是國戚,吳景是孫權的舅舅。

看到?jīng)]有,在兩宮之爭中,被孫權處死或者逼死的全是江東世家大族的人,陸遜當時是陸氏家族的族長,顧譚是顧氏家族的族長,朱據(jù)是朱氏家族的族長,而非江東大家族的人就沒事,比如諸葛恪、步騭、全琮、孫魯班。

從這里就能看出孫權就是故意對江東大家族下手,打擊江東大家族的勢力,才逼死陸遜的。孫權為什么要打擊江東大家族的勢力?

因為孫權老了,面臨權力交接,必須為了自己的下一代繼承人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同時不會受到江東大家族的脅迫,尤其是以顧、陸、朱、張四姓為首的四大家族,這是江東勢力最大的四個家族,也是孫權要打擊的對象。

孫權雖然也是江東人,但東吳政權的基礎并不是江東本土勢力,而是以北方流亡士人和孫堅、孫策舊部為基本的外來勢力,東吳政權也是外來政權,但和蜀漢政權又有些不一樣,外來勢力為了鞏固政權,就必須打壓本土勢力,重用外來勢力,才能保護政權穩(wěn)定,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外來的勢力只有依附皇權才能生存,但本土勢力不一樣,他們可以依靠本地而與皇權爭權,這是孫權絕對不容許看到的,所以在晚年拼了命地打擊四大家族,包括逼死陸遜,都是為了權力交接而做準備的,這也是孫權殺陸遜的原因。

關鍵詞: 社稷之臣 兩宮之爭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