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崇禎重用這個人,堪稱最為嚴重的一個失誤,讓局面不可收拾

時間:2022-03-13 10:06:31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小編會在評論區(qū)等你們哦,歡迎你們盡情吐槽,么么噠!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文章看點,今天和大家講述的是娛樂的那點事。

自古道:開國承家,小人勿用。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用兵打仗,最怕誤用庸才,所托非人。古代的賢明君主,有一項最為基本的素質(zhì),就是慧眼識人,知人善任。能做到這一點的,看似簡單,實則大不容易。典型例子就是唐朝皇帝唐玄宗,前半生重用賢良臣子,姚崇、宋璟等德才兼?zhèn)渲塑Q身朝堂,使得大唐國泰民安,出現(xiàn)開元之治的太平盛世。后半生寵信李林甫、安祿山等奸佞之臣,釀成安史之亂那樣的慘禍,使得唐朝一蹶不振。

明朝末年,外有努爾哈赤、皇太極強寇臨邊,侵擾邊境,內(nèi)有李自成、張獻忠等揭竿而起,縱橫中原,內(nèi)憂外患交相困擾之下,明朝統(tǒng)治遭受到前所未見的巨大危機。所幸的是,崇禎皇帝繼位后,沒有像其他末代皇帝一樣,唉聲嘆氣聽天由命,而是力圖振作,想憑借自己的努力改善局面,讓明朝轉危為安??上У氖?,崇禎皇帝態(tài)度可圈可點,但眼光和能力卻實在差強人意,在用人等關鍵方面接連出現(xiàn)重大失誤,使得局面最終不可收拾。

崇禎皇位在位期間,因為性格急躁急于求成,大學士、兵部尚書等要職,一度像走馬燈一樣頻繁換人,絕大部分都令崇禎極不滿意。其中唯有一個人,獲得了崇禎的信任和賞識,對他委以重任,凡是此人所提建議,崇禎幾乎都是有求必應,全力支持,熱切期盼此人能成為明朝的救星,拯救明朝的危急局面。可惜的是,崇禎看走了眼,這個人非但沒能濟世安民,反而讓明朝不可收拾,走上絕路。

這個人就是明朝兵部尚書楊嗣昌。楊嗣昌,是明朝末年歷史舞臺上的重要人物,在崇禎支持下,楊嗣昌執(zhí)掌大權四年,在崇禎時期,這已經(jīng)算相當長的時間了。楊嗣昌是萬歷年間進士出身,長期在戶部擔任主事、員外郎等官職,天啟年間魏忠賢作亂之時,楊嗣昌見時局混亂,一度掛冠歸隱,回到老家隱居。崇禎初年,楊嗣昌再度出山,迅速獲得了崇禎的賞識,歷任右僉都御史、宣大總督等職務。

楊嗣昌多次上書朝廷,陳述對時局見解,崇禎皇帝和他一見投緣,有相見恨晚之感,楊嗣昌從此青云直上,到崇禎十年成為明朝兵部尚書、大學士,全面負責內(nèi)外用兵。楊嗣昌在明末大臣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他忠心不二,不貪財貨,勇于任事,他的用兵之才,在崇禎手下大臣中,也稱得上是鳳毛麟角。

在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時,他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wǎng)"之策卓有成效,一度把李自成、張獻忠打的潰不成軍走投無路。在應對關外清軍時,他主張"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對策,都可圈可點。但是,楊嗣昌有幾個最大的弱點,并且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第一點是他為人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對于持不同意見的將帥不能虛懷若谷,反而不惜痛下殺手。

比如陜西三邊總督孫傳庭,是明末第一流的軍事人才,忠心事主,才干卓異,在黑水峪之戰(zhàn)捕獲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又在潼關南原之戰(zhàn)中把李自成打成光桿司令,堪稱李自成的天敵。但就因為他生性耿直,與楊嗣昌意見不合,楊嗣昌恨之入骨,百般構陷打擊,使得孫傳庭含冤入獄,而當時正是明朝對內(nèi)對外用兵的關鍵時刻,這樣難得的將帥之才卻被楊嗣昌關進大牢。等孫傳庭出來時,局面已經(jīng)今非昔比,不可挽回了。

宣大總督盧象升,也是明朝末年將帥中的一線人物,驍勇善戰(zhàn),足智多謀,對朝廷赤膽忠心。但他同樣因為與楊嗣昌意見沖突,多次與楊嗣昌當面爭論,使得楊嗣昌懷恨在心。在巨鹿之戰(zhàn)中,盧象升帶領弱勢兵力迎戰(zhàn)清軍,楊嗣昌挾私報復,坐擁重兵卻袖手旁觀,不發(fā)一兵一卒助戰(zhàn),使得盧象升全軍覆沒,戰(zhàn)死沙場。孫傳庭與盧象升都是朝廷急需的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才,卻遭楊嗣昌以一己之私痛下殺手,使得明朝形勢雪上加霜。

楊嗣昌的第二個弱點,是他沒有知人之明。他向崇禎推薦的大臣熊文燦,力保其才堪大用。結果在張獻忠即將被剿滅的關鍵時刻,熊文燦卻露出草包本色,稀里糊涂上了張獻忠的當,把張獻忠的假投降信以為真,使得張獻忠躲過一劫,不久后再度造反,攻破襄陽殺死明朝襄王,給明朝留下無窮后患??梢哉f,正是因為崇禎重用楊嗣昌,使得明朝末年局勢不可收拾,走上了絕路。

關鍵詞: 不可收拾 兵部尚書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