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官員到底窮到啥地步?三品官賣女兒換路費,正二品沒錢買棺材

時間:2022-03-12 22:46:46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朱元璋,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中為數不多的"草根皇帝",出生于農家的他,從小是種過田、放過牛、當過和尚、做過乞丐,后來父母去世,他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而埋葬父母的地,還是鄰居好心施舍給他的,朱元璋小小年紀,就嘗遍世間冷暖,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恨透了貪官污吏。

所以等到他一上位,是立馬殺遍天下貪官污吏,而對于那些新上任的官員,朱元璋更是無比嚴苛,明朝官員的俸祿,也是出了名的低。明朝最高的正一品官員,月俸為87石;正二品的,月俸為61石;正三品的,月俸為35石……正九品的,月俸為5.5石。

而明朝的1石米,大概是90公斤,若是米價按5塊一公斤的價格算,正一品官員的月薪接近4萬,正九品的月薪則是2500元左右,若是這樣看,明朝官員的工資倒也不算太低,但注意,朱棣上位后,便遷都北京,原本南京周邊一帶都是糧食高產區(qū),自然不愁糧,可若是要把糧食運到北京,那么路上便會發(fā)生極大的損耗。

如此一來,糧食就不夠發(fā)了,這時候,朱棣便用其他東西代替糧食,比如香料啥的,后來還大量發(fā)放貶值的紙幣寶鈔作為官員俸祿,可想而知,官員們只會越來越窮。

《明史》上書:貧不能歸,鬻其四歲女。帝聞大怒,置腐刑,不知所終。

說的是一個名叫曾秉正的三品官員,因為說話太直,惹怒皇帝,最后被罷免,他便準備帶著一家老小回鄉(xiāng)下老家,但因為曾秉正為官清廉,根本沒啥錢,到如今連回家的路費都不夠,可一家老小就這么耗著也不是辦法,于是曾秉正咬咬牙,把自己年僅4歲的女兒給賣了,這才湊齊回老家的路費。

結果也不知怎么的,這件事就被朱元璋給知道了,朱元璋頓時龍顏大怒,立馬派人把曾秉正抓過去,并對其處以宮刑,從此以后,曾秉正便徹底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三品官如此,那么比他高一級的二品官又如何呢?

海瑞,大家肯定熟悉,他乃明朝著名清官,一生致力于打擊貪官污吏,并屢平冤假錯案,擔任江西興國知縣,還推行了清丈、平賦稅等一系列措施,推動當地經濟的發(fā)展,如此好官,自然深受百姓尊敬,被大家尊稱為"海青天"。和曾秉正一樣,海瑞為官清廉,堂堂正2品大官,家里連像樣的裝飾品都沒有,一年到頭也不添新衣,當年海瑞病死,甚至棺材都買不起。

史書中寫道:葛幃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

看到這樣的場景,在場所有人無不垂淚涕泣,于是他們自發(fā)湊錢,為海瑞辦了喪事,買了棺材,將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xiāng)時,當地萬千百姓,更是穿著白衣,送他最后一程。

除了曾秉正和海瑞,明朝還有無數窮得叮當響的官員,沒錢治病的、吃不飽飯的,比比皆是。其實,朱元璋也很清楚大臣們的處境,比如有一次,他路過宏文館學士羅復仁家,便準備進去找口水喝,結果走進羅復仁家,看到一渾身臟兮兮的民工在提著桶刷墻,便問道:"羅復仁在哪?"

"民工"聽到聲音,抬眼看去,一看到朱元璋的臉,立馬跪在地上,答道:"臣就是羅復仁!"這畫面,確實有些尷尬,但即使如此,朱元璋依然堅持"低薪制度"。

關鍵詞: 貪官污吏 一家老小 比比皆是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