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哪個是你心目中的歷史第一劇?

時間:2022-03-12 20:31:16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張黎自己評價《大明王朝1566》的時候說:走向共和里他一直在往前求索,而在1566中,退了一步。

這句話足以涵蓋1566和走向共和的區(qū)別。

在走向共和中,主創(chuàng)人員盡管試圖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講述歷史,但因為近代史離我們很近,晚清和民國對于今天中國的影響依舊很大,因此是難以做到客觀的。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主創(chuàng)團隊在走向共和中的求索,即哪條道路才更適合中國邁入現(xiàn)代化國家。但其中能明顯看到主創(chuàng)人員對于孫中山這個人物的贊美和推崇,此外為了盡可能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對于慈禧李鴻章袁世凱這類負面人物也做了一些美化。

因此,在幾個關(guān)鍵點上,比如為什么康黨一定要誅殺慈禧?慈禧又為什么要帶走光緒?以及袁世凱為什么要稱帝?

劇中給出的答案說服力都比較弱,比如袁世凱想要稱帝僅僅是因為兒子故意捏造報紙的內(nèi)容。

當然上述問題也是歷史紀實劇的通病,即重人物而輕故事,因為故事的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怎么講也不能把黑的說成白的。

而如果想要通過影視劇去展示某些歷史的深層次原因,這對于一部跨度時間長、人物角色多、故事線索復雜的歷史劇來說,幾乎做不到。

走向共和中,因為主創(chuàng)人員太想尋找答案,結(jié)果反而沒有把問題的實質(zhì)講清楚。

但到了《大明王朝1566》中,整部劇都在講問題,沒有答案。

國家缺銀子,所以改稻為桑;百姓阻擾外加清流從中作梗,改稻為桑黃了;嚴閣老派人巡鹽找回銀子,填補了國庫虧空,結(jié)果一部血經(jīng)就把嚴黨徹底推倒;嚴嵩倒了,清流主政,可朝政依舊沒有起色,國庫還是沒有銀子。

嘉靖四十五年春節(jié)在即,一邊是嘉靖要遷居新建的萬壽宮;一邊卻是皇城周邊的百姓被活活凍死、餓死。

還有趁著改稻為桑兼并百姓土地的官商,以及后面點出的徐閣老在江蘇上萬畝棉田。

土地兼并問題,政治斗爭問題,國庫缺銀子的問題,人才不能被重用的問題,國家繼承人的問題。

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指向那個站在權(quán)力巔峰的人。

海瑞貌似是問題的答案: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但海瑞所有的愿景都是圍繞著希望皇帝能夠自己認識到錯誤,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可是對于一個長于深宮內(nèi)院,以家天下為核心思想的傳統(tǒng)君王:老百姓是否能吃飽飯,官員們是否能夠各司其職,國家的未來究竟在哪里。這些他又怎么會有深刻的認識呢?

中國歷史上幾百位皇帝,真正能夠做到體恤民情的有幾位?

這不是說古代的皇帝都不行,而是皇帝這個位子本身就不是給尋常人坐的;權(quán)力越大,責任越重,反噬也就越嚴重。

可大多數(shù)人終歸是普通人,哪怕是自稱為天子的君王。

一方面是繁重的責任:每天早上4:30起來準備早朝,一年三百六十日幾乎沒有休假;國家大小事務(wù)都得皇帝點頭批準(如果是明君);君國一體,國家有難,君王必須出馬。

另一方面卻是極致的誘惑:后宮佳麗三千,可以夜夜笙歌;可以任用寵臣和太監(jiān),每天只聽好話還不做事;可以享受所有世間的物質(zhì)奢靡,還沒有限制。

捫心自問,幾個人能頂?shù)米〔蛔龌杈?/p>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能夠秉持著他所受的儒家教育向皇帝冒死諫言,這是偉大之處,也是悲哀所在。

偉大在于他是那個時代的規(guī)則守護者,哪怕規(guī)則已經(jīng)被很多人踩在腳底;悲哀在于他無法跳出時代的局限性,注定會失敗。

但從作品創(chuàng)造的角度出發(fā),這種悲劇會孕育出驚人的藝術(shù)效果。

所以我們看到海瑞如一束光劃破黑暗的蒼穹,最終卻只能被黑暗淹滅。

我大明朝還有利劍嗎?

而行走在權(quán)力巔峰的嘉靖,最終看著遠去的孫兒,也只能喃喃道:

我的孫子也不認我了。

所有人都在輪回之中。

而到了《走向共和》,盡管結(jié)尾孫文的演講也感人頗深,但為什么新生的共和國會被袁世凱篡取勝利果實呢?或者說阻止整個國家走向共和的阻力到底在哪里?

《走向共和》沒有告訴我們問題,反而想按照歷史的走向塞給我們一個答案。

但歷史的偶然性同作品藝術(shù)效果所需要的精細嚴謹,本身就是相悖的?!洞竺魍醭?566》中的那段歷史足夠久遠,所以編劇重塑人物,虛構(gòu)情節(jié),只要足夠嚴謹合理,并不會影響觀感;可《走向共和》中的晚清和民國終究離我們還是太近了,近到哪怕客觀一些的慈禧都沒法解釋她在歷史書中的罪狀。

如果從講述歷史和塑造人物來看,走向共和與1566并沒有太大區(qū)別,都是頂級的作品;但在人物和故事整體的藝術(shù)效果上,1566優(yōu)于走向共和。

可考慮到兩者的距今時間跨度,走向共和的這個弱勢也只能說非戰(zhàn)之罪。

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明王朝1566中為什么周云逸慘死,海瑞卻可以善終?

《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為桑收益是增加的,為什么推行不下去呢?

《走向共和》是不是過分夸大了李鴻章?

從《走向共和》看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

關(guān)鍵詞: 走向共和 藝術(shù)效果 戊戌變法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