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三國一位降將,司馬懿非常器重,曹操恨之入骨,劉備對其萬分愧疚

時間:2022-03-11 16:57:37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對此,作為看客的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和意見嗎?歡迎點評哦

遇到你是我的幸運,希望我能給你幫助,我是[名字],歡迎大家。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68期 文/無常奉天玉)

千里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忠義一直占有較大的比重。為了追求忠義,無數(shù)人獻出了生命;為了歌頌忠義,流傳出了無數(shù)的名篇;為了倡導人們追求忠義,亞圣孟子曾言,"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正是因為如此,降將一直是令人不齒的存在,就連相對比較開明,賢臣可以擇主而事的三國時期,叛主之人,也會遭人唾棄,例如,呂布至今依舊背負著"三姓家奴"的罵名。可是,在那個時候,有一個背叛了劉備的人,不但沒有背負罵名,還讓劉備自責不已。這個人是誰呢?

這個人的知名度,雖然不及劉備,但是他與三國時期的不少名人,有著牽連。除了背叛過劉備,并讓劉備愧疚不已之外,他雖最終歸屬了曹魏,卻讓曹操痛恨不已。而在三國時期,笑到最后的司馬懿,卻對他賞識有加。這是怎么回事呢?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梳理一下,他與這些人之間的關系。

一、讓曹操痛恨

黃權,字公衡,是巴西人氏,原本屬于劉璋麾下,后來劉璋投降,他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劉備的屬下。在為劉備效命期間,他最大的貢獻,便是漢中之戰(zhàn)。在這一戰(zhàn)中,劉備大軍憑借計謀,斬殺了曹魏主將夏侯淵,才拿下了漢中地盤,而設計襲殺夏侯淵者,不是別人,正是黃權?!度龂尽酚涊d:"殺夏侯淵,據(jù)漢中,皆權本謀也。"要知道,夏侯淵雖然有"白地將軍"之稱,且有勇無謀,卻是曹操麾下最受倚重的幾個大將之一,拋開其他不談,單虎步右關一事,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呢?而且,除了有能力之外,他與曹操是舊識,在曹操起事之前,就曾替曹操頂罪,可以稱得上,是曹操的恩人。試想,黃權殺害了這樣一個人,曹操又如何不恨他呢?

二、背叛劉備,卻讓劉備愧疚

漢中之戰(zhàn)結束后不久,關羽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先是大逞雄風,威震華夏,之后卻兵敗被擒殺的消息傳來,劉備悲憤交加,想要興兵復仇。在夷陵之戰(zhàn)爆發(fā)之前,黃權曾勸說劉備道:"吳軍勇猛善戰(zhàn),其水軍又可順流而動,一旦開戰(zhàn),我們進軍容易,退兵卻非常困難,還是讓我為先鋒,前去探探虛實,您留在后方吧。"劉備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堅決率兵親征,且沒有讓黃權參戰(zhàn),反而派他前去監(jiān)視魏軍的動靜。最終劉備兵敗,狼狽逃回白帝城的時候,黃權被吳軍所阻,斷了歸路,只能降吳或降魏。當是東吳是劉備的敵對方,他不想給劉備的敵人產(chǎn)生助力,于是率軍投靠了曹魏。

由此可知,黃權歸降曹魏,并非賣主求榮,而是被逼無奈,而且在戰(zhàn)爭之前,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他背叛之后,劉備才會說:"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才會善待黃權的家小。

三、得司馬懿賞識

黃權得司馬懿賞識,并非是指他在司馬懿架空魏室之后,又開始為司馬家族效力了。畢竟司馬懿把持朝政的時候,是公元249年,而黃權去世的時候,是公元240年。他得司馬懿賞識,僅是兩人之間的私人交情。《三國志》中提到,對于黃權,"大將軍司馬宣王深器之",而司馬懿自己寫給諸葛亮的信中,也稱"黃公權衡,快士也!"當然了,就算是私人交情,司馬懿也很少這樣稱贊他人,黃權作為一個降將,卻能夠被司馬懿如此欣賞,足以看出此人不簡單。

通篇分析之后,我們不難得知,雖然黃權對于劉備而言,是一個背叛者,他卻不算對不起劉備,投奔曹魏之后,魏主曹丕的重用,大將軍司馬懿的欣賞,也都是他應得的,畢竟,不管是論人品,還是論才能,他都是值得別人敬重。而作為導致夏侯淵死亡的"幕后黑手",曹操痛恨他,卻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nèi)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關鍵詞: 三國時期 漢中之戰(zhàn)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