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此皇帝去世前,留下兩道感人的遺詔,后世子孫遵守300多年!

時間:2022-05-15 13:53:44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盡管古代皇帝吃的好、用的好,還有一大批御醫(yī)服侍,甚至想著要長生不老,但早晚有一天會駕崩,有些操勞過度的皇帝,年紀輕起就歸西了?;实叟R死前,除了指定皇位的繼承人之外,為了江山社稷考慮,通常都會給子孫后代留下一些遺詔,大概內容都差不多。希望后代能勤于政事,做一個有作為的君王,把江山治理的更好。

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臨死前命人在石碑上刻上兩道感人的遺詔,之職南宋滅亡的300多年的時間里,宋朝的皇帝都一直遵守著太祖遺詔。眾所周知,趙匡胤本為后周的武將,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后周皇帝柴榮對他相當信任,每一次親征都會帶上趙匡胤,簡直比親兄弟還的感情還好。

柴榮是個難得的好皇帝,不僅知人善用,而且個人能力超強、志向遠大,從坐上皇位的那天開始,就制定了一統(tǒng)天下的目標,并許下心愿:"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yǎng)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從柴榮之后的作為來看,若是真給他三十年的時間,夢想絕對可以變成現(xiàn)實,奈何天妒英才,他僅在為五年就病逝了。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柴榮死前對趙匡胤委以重任,并把幼子柴宗訓交給他,希望趙匡胤能盡心盡力地輔佐。也許是皇位的誘惑太大了,趙匡胤在部將的支持下,通過陳橋兵變坐上了皇位,而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訓只能禪位,這也標志著北宋政權的建立,后周的滅亡。

當時天下四分五裂,趙匡胤不愿碌碌無為,也想干一番事業(yè),經(jīng)過了兩年多的準備,就揮兵南下,先后平定了荊湖、江南等地,入川滅掉了后蜀,疆域擴大了不少。趙匡胤并沒有因此而滿足,一統(tǒng)天下才是終極目標,北方還有許多地方?jīng)]有平定,接下來就開始著手準備揮師北上了。

開寶九年十月的一天晚上,趙匡胤與弟弟趙光義在宮中喝酒,估計期間也會商議之后的用兵事宜??赡苡X得弟弟喝多了,趙匡胤就沒讓他回去,直接留在了宮中,結果第二天早上,趙匡胤就離奇去世,年僅四十九歲。趙匡胤自幼習武,身體素質很不錯,頭疼發(fā)燒都很少有,為何就這么駕鶴西去了呢?至今讓令人費解。

趙匡胤共在位十六年,盡管沒能在疆域上一統(tǒng)天下,但在他的治理下,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fā)展,把宋朝推向空前繁榮的局面,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比較高,世人經(jīng)常把他與唐太宗相提并論,故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說法。這里就要說到他的兩道遺詔了,一是,善待柴榮的后代,即使他們有人犯有謀反之罪,都只能獄中賜死,且不得對其夷族;二是,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殺士大夫和諫官。

對于第一條,還是很好理解的,畢竟當年柴榮待趙匡胤不薄,趙匡胤不會忘記他的恩情,加上心中有愧,對柴氏子孫好也是應該的,否則就太不近人情。對于第二條,就體現(xiàn)出趙匡胤寬廣的胸懷,甚至廣開言路、善于納諫的重要性,為了防止后來的皇帝剛愎自用,還在最后刻上詛咒:"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從此之后,大宋的皇帝都不敢違背太祖的遺詔,對柴榮的后裔照顧有加,柴氏子孫除了沒有兵權之外,盡享幾百年的榮華富貴。有太祖的這道保命符,宋朝的文官從不擔心被殺,不僅直言進諫,甚至敢在朝堂之上指責皇帝的過失,頂多也就是被貶官,從沒有文官因此被處死過。所以,宋朝出現(xiàn)過很多著名的宰相,如呂端、王安石、司馬光、寇準等人。

關鍵詞: 一統(tǒng)天下 碌碌無為 剛愎自用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