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秦滅六國,為什么把齊放在最后一個

時間:2022-05-14 09:50:45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閱讀完之后,你怎么看?歡迎留言、關注!

你沒有看錯,盤點的就是吻,是吻,艾瑪,臉紅!簡直狂虐狗!各位看官走過路過千萬不要路過!

秦王贏政自公元前231年至公元前221年,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快速地滅掉了韓、趙、燕、楚、魏、齊六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封建制國家。秦王贏政為什么把齊國放到最后一個征伐呢?

齊國自姜太公封齊之后,曾出現(xiàn)過桓公爭霸的盛世,齊一直是以超級大國的姿態(tài)屹立在諸侯國的東方。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死,他的兒子也就是后來的齊王建繼位,由于他年齡很小,國家大小事務都是由他的母后君王后全權處理。這位君王后,是齊國莒地太史敫之女,是一位十分難得的賢明女主,此前就經(jīng)常幫助齊襄王處理朝政,左右國之大事。

在她掌舵齊政(公元前265年至前249年)期間,她奉行的外交方針是:對秦國恭謹有理,對其他諸侯國講信用,與周邊各國都保持良好的睦鄰友好關系,使得齊王建親政后的四十多年里,齊國都未受到兵害。

作為一個女人,她的韜晦戰(zhàn)略頗受世人的贊揚,卻為齊埋下了危險的伏筆。

君王后想在列強兼并中獨善其身的思想是錯誤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她奉行的外交政策用在和平年代沒一點問題,但在烽火連天、諸侯割據(jù)的戰(zhàn)國時代是根本行不通的。

她沒有前瞻性和大局觀,沒有從全局戰(zhàn)略的高度和眼光看天下大勢,安于現(xiàn)狀,閉關自守,明哲保身,總覺得西方的戰(zhàn)事離自己還很遙遠,沒有危機感,由著自己偏安一隅笑看諸侯混戰(zhàn)、享受太平盛世,對于其他諸侯國的求救不是講條件趁火打劫,就是漠然置之不理,殊不知危險將至。

從君王后"引椎椎破"秦王"玉環(huán)",可見君王后很聰明,用這個舉動明確告訴秦王,齊國對秦討伐諸侯國的態(tài)度是不干預、不結(jié)盟、不幫扶,卻不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她本應抓住秦"遠交近攻"討伐諸侯國的時間和空間優(yōu)勢,勵精圖治,大力發(fā)展齊國經(jīng)濟,變革自強,提升綜合國力,加大軍事投入,屯兵擴充軍備,利用這段緩沖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令秦國莫可奈何的堡壘。多年未受過兵災的君王后,對危機的靈敏度降低,滿足現(xiàn)狀,盲目自信,不知居安思危!更可怕的是,放任這種危機一直延續(xù)。

君王后對齊王建的教育是失敗的。自古慈母多敗兒!很多政見都是她代兒子做主,放松了對孩子作為一國之君的引導和教育,養(yǎng)成依賴習慣的齊王建只知享樂、毫無主見,聽到她臨終的重要遺言時,還一直嚷嚷著: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

君王后一死,秦國就派遣大批間諜進入齊國,用重金收買齊國重臣,使齊國的朝廷變成了秦國的一個"支部",齊國的丞相后勝,則是這個間諜系統(tǒng)的頭兒。齊王建徹底被秦間諜系統(tǒng)操控的結(jié)果是:齊國不修備戰(zhàn),不助五國。

齊王建治理下的齊國已經(jīng)成了腐敗分子的安樂窩。所以,秦王政把齊作為最后一個討伐對象,原因就在于齊已經(jīng)沒有大國的脊梁骨了。

關鍵詞: 大力發(fā)展 偏安一隅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