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歷史中最狡猾的丞相,輔佐過11位帝王之多,仍然被百姓稱為圣人!

時間:2022-04-30 09:43:08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中國古代講究忠義,一位臣子應該一生忠于一個國家,否則就是奸臣。但是有這么一位特殊的丞相,他輔佐了五朝十一帝,史學家罵他是奸臣,但是百姓稱他是圣人。這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馮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劉守光,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莊宗、后唐明宗、后唐閔帝、后唐末帝、后晉高祖、后晉出帝、后漢高祖、后漢隱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歷史的長河之中,有這這么一位丞相,他一生一種輔助過五個朝代十一位皇帝之多,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疑惑,因為大家認為一位能夠丞相的存在,年齡就已經(jīng)非常的大了,最多也就輔助三位皇帝,這還是三位皇帝都繼位時間短來說的,但是對于能夠輔助十一位皇帝的說法太過于荒誕。其實在歷史中真的存在這樣一位大臣,他就是被世人稱為不倒丞相的馮道,說起他的出生的年代,可謂是十分的特殊,是世上最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那五代十國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就是在短短的五十多年間,國家更替了五個政權(quán),經(jīng)歷了十五位皇帝之多,這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獨一份的存在,平均每個三年就差不多會更換一位皇帝。雖然說在五代十國中國家的朝政的掌管著在不斷的變幻,但是在這混亂的時代中,馮道的位置始終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始終都在將相和三公,三師之中徘徊,被后人戲稱為鐵打的大臣,流水的皇帝,可謂是亂世之中最為出名大臣存在,根據(jù)記載馮道是一位大孝子,在少年時期的時候,他就一邊侍奉雙親,一邊讀書,在他生活的地方非常的出名,后來幽州的刺史劉守光,聽說了他的事跡之后,便將他收入了自己的帳中。后來劉守光兵敗之后,馮道便投奔了唐莊宗,別且得到了唐莊宗的重用,在唐莊宗登基皇帝之后,更是被委任了丞相的重任,直至五代十國結(jié)束的時候他仍是擔任宰相的重任,總的來說,不管是馮道是在那個王朝時代為官,都會得到皇帝的信任,在當時有一部分人認為他就一個墻頭草的奸臣,其實真實的他是一位為官非常清廉的存在,雖然他放棄了做一位忠臣,但是他卻做了一位治世之臣,雖然他一生中侍奉過多為皇帝,但是他卻始終心系百姓的安危和生活,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在亂世之中始終能夠貴為宰相的原因吧。馮道曾這么評價自己: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并稱贊自己:蓋自國恩,盡從家法,承訓誨之旨,關教化之源,在孝于家,在忠于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 馮道一生上對得起天地,下對得起良心。一個人能夠在和平年代做到這點尚且足矣,何況是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呢? 所以馮道一直以來被百姓稱作圣人,但是宋朝建立后,出于忠君的思想,馮道被不斷抹黑,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 一位心系于民的好官,馮道是否不知廉恥,還是所謂的大奸臣,這是值得我們?nèi)フJ真思考的。

關鍵詞: 五代十國 不知廉恥 后唐閔帝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