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宋欽宗花樣作死的背后推手 就是抗金名臣李綱

時間:2022-04-26 06:46:18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如果想了解最新的娛樂資訊,趕快關注"懂貓的詩人"吧!

前世三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一次擦肩而過,相聚即是緣分,[名字]歡迎大家

如果單從個人品德來說,李綱是一個無可挑剔的道德典范,有血氣,不畏死,為國家不惜拋頭顱散熱血,完全符合傳統(tǒng)觀念里忠臣良將的評判標準,但是,不顧現實差距的存在,缺乏大局觀念,以個人的英雄情結陷國家于危亡,這是不可取的。作為大臣,你李剛可以不怕死,大不了真的死了,還可以青史留名,全個人名節(jié)。但是做為國家的代表,皇帝卻不能,因為他的死已經不簡單一個人榮辱的問題,而是民族危亡的大事,每一步都必非常慎重。選擇委屈求和,自己受辱,丟失土地。選擇戰(zhàn),無需自己上戰(zhàn)場,就算死也是最后一個。死對于臣子來說是個簡單選項。但放在身系國家民族安危的掌權者身上,就是個十分艱難的選項。

如果當初范蠡不在吳王面前裝孫子,為越國留下最近本的火種,也就沒有了后來越王勾踐的三千越甲可吞吳。商鞅變法,秦國強大,曾數次戰(zhàn)勝魏國軍隊。魏國反撲奪回安邑和固陽,秦孝公沒有選擇拼死奪回,而是為了獲取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在彤地向魏惠王低頭割地求和,并尊魏為王,為商鞅二次變法贏得時間,給以后收復河西,東出函谷,橫掃中原打下堅實基礎。具備大局觀念,能衡量利害關系,能屈能伸才是正道。金國剛剛消滅不可一世的大遼國,軍力正盛,士氣正足,軍隊身經百戰(zhàn),實戰(zhàn)能力非常強大,正處在巔峰狀態(tài);反觀北宋,承平日久,民不思戰(zhàn),近百年來,只有和西夏有過局部的小規(guī)模戰(zhàn)斗,加上軍隊制度的限制,戰(zhàn)斗力根本無法與勢頭正盛的女真戰(zhàn)爭狂魔相比,童貫兩次征遼,結果被金國打廢了的遼國殘部都打不過,這樣的軍事水平怎么和勢頭正盛的金國對抗?這就是現實。

關鍵詞: 割地求和 利害關系 越王勾踐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