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呂布的方天畫戟是么樣的武器?是如何沒落的?

時間:2022-04-23 05:49:50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呂布的兵器是什么?

看到這個問題,或許大多數(shù)讀者都會想到那柄威風凜凜的方天畫戟。

隨著《三國演義》的爆火,呂布還成為了方天畫戟的"代言人"。小說《水滸傳》中,便有一好漢名叫呂方,因他善用方天畫戟,所以人送外號"小溫侯"。

可在正史記載中,呂布的兵器并非是方天畫戟。雖說轅門射戟真實存在,但這里的"戟",并不是小說中的"方天畫戟",而是一種同名的古老兵器。

一、門戟的"前世今生"

按《三國志·呂布傳》記載:

"布令門候于營門中舉一只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fā)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斗。"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復歡會,然后各罷。"

這是轅門射戟的經(jīng)過,可以看見,這里提到的戟,原是在門外的。而這種一般放置在營帳大門口的戟,就叫做"門戟"。

令人意外的是,門戟雖然是一種兵器,但大多都是用來裝飾的。漢代儀仗隊中最流行的,便是這種門戟。當時的不少貴族,都喜歡在陳列兵器的架子上插上這種套上"鞘"的戟,以示威儀之意。

按《后漢書·輿服志》記載:"公以下至二千石,騎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縣長二人,皆帶劍持棨戟為前列。"

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官員出行,一定是要以門戟彰顯自己的排場。往往是門戟數(shù)量越多,便代表地位越高、分量越重。

一些功勛卓著的貴族,通常會得到皇帝的賞賜,而門戟就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禮物?;实蹫榱艘允径鲗?,都會將門戟賜給大臣們,而后者也自然以此為榮。

說到這,有些人很奇怪:為何門戟這種肅殺的兵器,能成為儀仗隊中的重要表現(xiàn)工具呢?

對此,有個叫李尤的人,曾在《戟銘》中解釋說:

"鼓戟之設,以戒非常。秉持操持,邪暴是防。"

可以看到,戟最初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顯擺威風,它還有警戒邪祟的作用。

后來,隨著門戟的發(fā)展,它成為皇帝御賜之物,這也讓它的作用變得更加廣泛。因為是皇帝親賜,所以在有些時候,它還能被視作"斧鉞",以示擁有著有執(zhí)掌生殺之大權。

漢代的假節(jié)鉞,其權力是高于假節(jié)的。其原因便是"鉞"代表了皇權,相當于后世的"尚方寶劍",有臨時應變之作用。而在一些場合下,皇帝親賜的門戟也有了這個作用,這就說明門戟已經(jīng)是區(qū)分等級的象征了。

由此可見,呂布在轅門外設立門戟,也是有彰顯自身身份的意圖。不管這門戟是不是天子賜給的,但它的確展現(xiàn)出了呂布的"小心思":

邊地武人趁勢崛起,心中難免洋洋自得,欲向中原貴族看齊。

殊不知,卻是東施效顰,惹人發(fā)笑。

言歸正傳,門戟到了后世,依舊有很濃厚的象征意識。例如隋朝時已經(jīng)明確,三品以上的大員,門前都是列戟的。此外,唐代詩人陳子良的"高門羅虎戟,綺閣麗雕甍",更是唐代森嚴門閥的象征。

到了宋代,門戟依然存在,但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裝飾之物。

按《宋史·輿服志》記載:

"門戟,木為之而無刃,門設架而列之,謂之戟。天子宮殿門左右各十二,應天數(shù)也。宗廟門亦如之。國學、文宣王廟、武成王廟亦賜焉,惟武成王廟左右各八。臣下則諸州公門設焉,私門則府第恩賜者許之。"

有趣的是,此時的門戟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兵器的概念,改成了木制之物。甚至,還會有專人在上面作畫與噴漆。聯(lián)想到宋代美輪美奐的漆器,便知此時的門戟有多美麗了。難怪,當時人們都把顯貴之家稱作"畫戟門"。

二、手戟--真·殺敵之器

戟的分類有很多,但最出名的,還是門戟和手戟。當然,與側重于威儀的門戟相比,手戟才是真正承擔"戟"家族兇殘之名的真·殺敵之器。

按《釋名·釋兵》:"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這里提到的手戟,就是一種短柄的"卜"字型鐵戟,雖然短小,但勝在殺傷力驚人和攜帶方便。從外形上,它像是先秦時期的常用兵器"戈"。

手戟的長度,是非常短的,不足兩尺。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也就四十多厘米。眾所周知,與人交戰(zhàn)之時,自然是以長柄兵器為主,人未到,兵先至,給敵人以雷霆打擊。

但奇怪的是,兩漢三國時期最受歡迎的兵器,恰恰就是手戟。在進行戰(zhàn)斗時,人們或把它藏于袖中,或懸掛在腰上,要放置在背囊中,與敵進行近距離廝殺。所以說,手戟往往出現(xiàn)在近身、肉搏之戰(zhàn)上。

當然了,喜歡使用手戟的,還有很多名士清流。兩漢三國時期,或是因為門戟的象征內涵,導致當時的不少人,都酷愛使用手戟。

尤其是三國時代,手戟一度成為最趁手、最流行的兵器。通讀《三國志》一書,便能發(fā)現(xiàn)其中端倪:在一些重要人物的特殊經(jīng)歷中,手戟的出現(xiàn)率往往是很頻繁的,可謂出鏡率最高的兵器。

那習慣使用手戟的人,都有誰呢?按裴松之注《三國志》,筆者整理出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此做一辨析。

首先要說的,自然就是曹操。在演義中,曹操曾孤軍刺董,而在歷史上,這件事也是由原型的。按《三國志·武帝紀》注引《異同雜語》:"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

年輕時候的曹操,有點像"混不吝",而且膽大包天,自己就跑去刺殺宦官集團的頭目張讓。在被發(fā)現(xiàn)之后,曹操也不慌亂,熟練將手戟舞的飛起,竟然從容退去。當然那,也恰恰是因為手戟短小輕便,曹操才能隨時攜帶在身上。

后來,曹操得了一位壯士,專門為他拿著手戟,他就是被稱為"古之惡來"的典韋。在正史記載的數(shù)次戰(zhàn)斗中,典韋手持雙戟,每次戰(zhàn)斗起來猶如瘋魔,讓世人為之震撼。

將手戟運用在格斗中的,還有呂布。這位真正意義上的"武林高手",也是經(jīng)常攜帶手戟。在三國時代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單挑中,呂布便憑借手戟將郭汜重傷。只可惜,呂布雖然神勇,但依舊不敵涼州軍,最終倉皇逃竄。

既然說到呂布,還要談起一場由手戟引發(fā)的"血案"。

按《三國志·呂布傳》記載:"然(董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

可以說,正是因為董卓這次的無禮行為,才讓呂布徹底倒向了王允。

一方面,呂布暗地里與董卓的侍妾有染,擔心事情敗露;另一方面,因為并州集團和涼州集團之間的利益不均,呂布對董卓也不再感激。

恰好此時,董卓用手戟來投擲呂布,這讓后者十分驚怒。因為在當時的人眼里,手戟是大殺器,董卓動用此物,呂布自然認為前者動了殺心。如此一來,他才下定決心,與司徒王允聯(lián)合。

此外,這件事還能看出手戟的另一個作用,那就是投擲。在當時,自詡臂力過人者,都善使手戟,一是它使用靈活、攜帶方便;二就是它的投擲作用,能精準追擊到敵人。

相比董卓的"年老體弱",二十出頭的孫策,在投擲手戟時,便有如神助了。按《三國志·孫策傳》記載:江東豪族嚴白虎的弟弟嚴輿,便是孫策用手戟隔著老遠給"插"死的??梢妼O策之神勇,史書所言不虛。

后來有一天,孫策碰上了個"對家",后者同樣帶有手戟,孫策與之大戰(zhàn),兩人雙雙扯掉對方的兵刃,然后肉搏相爭。一戰(zhàn)過后,兩人不打不相識,孫策還成功收服了這個"對頭"。沒錯,這里說的就是"小霸王酣戰(zhàn)太史慈"。

除了太史慈、孫策、董太師之外,劉備也隨身攜帶著手戟。按《三國志·趙云傳》注引《云別傳》記載:長坂坡大戰(zhàn)以后,有人說趙云已經(jīng)反叛,劉備大怒,將手戟扔向那說話之人,口稱"子龍絕不會棄我而去!"

說到這,便能看出手戟在當時的一種地位了。可以說,三國時代最流行、最趁手的兵器,就是手戟。而演義中的方天畫戟,便是脫胎于此。畢竟,三國時代第一猛將,自然要用第一兵器。

三、小結

言歸正傳,我們再來看看手戟的象征意義。從曹操、劉備、孫策、呂布等人的表現(xiàn)來看,手戟即便不是他們主要使用的兵器,但也是隨身攜帶的。這其中,固然是因為手戟短小的"身材",但更多的,恐怕是它的身份彰顯。

曹、劉、孫、呂、太史慈等人,都有一個特點,要么出身寒門,要么家族名聲不顯。亂世的出現(xiàn),給了他們"一遇風云便化龍"的機會。因此他們在做事時,難免向著貴族靠近。

劉備少年時,不喜讀書,反而"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好結交游俠",這說明他渴望世家子弟的生活;曹操、孫策在年輕時,同樣"飛鷹走狗,游蕩無度",至于呂布"輕狡翻覆"的做法,更是邊地武將乍貴之后忘乎所以的表現(xiàn)。

而聯(lián)想到"門戟"在當時的威儀之用,這些人在選擇兵器時,很容易有一種"虛榮"心理。在他們看來:貴族世家用的"戟",自個同樣是可以用的。

原來,門戟是有威儀之象征的;而這些三國時代的梟雄,也將手戟納入了這個范圍內,反而導致麾下眾人紛紛效仿。于是,魏晉年間的手戟,也逐漸成為了貴族專用的兵器,成為了一種"潮流"。

當時的朝廷也下令:按照武將的等級,賜予他們斧鉞、手戟等兵器。這其中,只有達到了將軍之職的,才有這個機會??梢姶藭r的手戟,已經(jīng)不是一般士兵便能使用的了。

如張協(xié)《手戟銘》中記載:"錟錟雄戟,淬金煉鋼。名配越戟,用遇干將。嚴鋒勁枝,摛鍔耀芒。"可見此時的手戟,已經(jīng)脫離了兵器的范疇,精美的工藝加上高級的材料,反而讓它成為了一件值得收藏和傳世的珍品。

可惜的是,一旦手戟成為一種身份、等級上的象征,那它必然只會在小圈子中流行。魏晉以后,手戟雖然還是貴族的象征,但它已經(jīng)逐漸沒落,不再大規(guī)模流行在民間。

到了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更有殺傷力的兵器。因此,手戟的作用逐漸減弱,雖然在史料中偶有出現(xiàn),但已經(jīng)不再是主流兵器了。

關鍵詞: 方天畫戟 三國時代 轅門射戟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