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他是皇帝眼中最后的希望,但背叛了皇帝,后又被自己的侄子背叛

時間:2022-04-22 14:55:24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孝武帝因為和高歡失和,又無力抵抗,只能逃走。他選擇了西逃關隴(今天陜西)投奔大將軍宇文泰。因為留在朝中,孝武帝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以往與高歡不和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把他逼上絕路,高歡不可能放著傀儡皇帝不立,轉(zhuǎn)而支持一個反對自己的孝武帝,這是歷史趨勢。因此,宇文泰這會是皇帝最后的希望。

但是很可惜,孝武帝識人不明,宇文泰同一年低就把他殺死,立了個傀儡元寶炬,建立西魏(這里補充一點,北魏的宇文宏在位期間,主持漢化運動。把自己的姓氏給改了,從他之后但凡拓跋x都叫元x。元寶炬就是他的孫子)

其實如果仔細研究宇文泰的一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并不安分。早年,他跟隨父親參與了農(nóng)民起義,后來被朝廷鎮(zhèn)壓,臨時倒戈。可見,是個遇弱則強,欲強則弱的人,見到有可能自立為王也必然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孝武帝若早點洞察這點,未必會淪落至此。

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去世之前他的兒子(尤其是自己看好的老三宇文覺)還沒有長大,因此就囑咐侄子宇文護代替自己攝政。

《周書》記載,在這次叔侄交接過程中,宇文泰囑咐宇文護,要牢牢抓緊軍政大權,以避免大權旁落,家族遭殃。除此之外,還交代了自己生前沒有完成的政事。最重要的,莫過于"緩慢過度政權"這個愿望了。

自古以來,權臣想要稱帝,沒個兩代傀儡皇帝是不可能的,如果立刻奪權,天下諸侯、國家就會一舉攻之,難免成為眾矢之的。這也是為什么宇文泰沒有自立,而是找來元寶炬,昔日魏晉之間,司馬懿雖然權傾朝野,但也對曹芳俯首稱臣,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宇文泰把自己的志向以及囑托,都告訴了侄子。

在宇文護接替工作的前幾年,都是按宇文泰指示做的。西魏三年,宇文護逼迫元寶炬退位,傳位于宇文泰三兒子宇文覺,并且另立新國家,北周。

然而,好景不長。在治理國家的過程里,宇文護脫變成另一個大權臣,野心膨脹,最終背叛叔叔宇文泰,同時,宇文泰家的晚輩也對他頗有微詞。

僅僅一個月之后,宇文泰將宇文覺廢除,立了宇文泰長子宇文毓。宇文毓在位時,政治清明,大赦天下,逐漸脫離控制。因此,在他做皇帝的第四個年頭,被宇文護毒殺,年僅二十六歲。

殺掉宇文毓,宇文邕成為新帝,他是宇文泰四子。但是有了前面兩個哥哥做鋪墊,宇文邕已經(jīng)逐漸掌握宇文護的性情,做起事來也更加謹慎。同時,這個時候,宇文泰家和宇文護已經(jīng)成了背著兩條人命的死生仇人。

宇文邕在位十二年時,終于找到一次機會,將宇文護殺掉。從此,政由己出。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宇文泰,還是宇文護和宇文邕都是難得的能人。他們的政績,一脈相承,奠定了后來楊堅隋朝的穩(wěn)定局面。宇文泰改革官制,創(chuàng)建府兵制度,使人民務農(nóng)和當兵二合一,大大增加國家戰(zhàn)斗力(上一次這么厲害的制度,還是三國時期鄧艾提的)。而宇文護在位時,擴充領土,一直打到江陵。宇文邕更不用說,光是打敗北齊,統(tǒng)一北方,就已經(jīng)很偉大了。后來楊堅正是一方面繼承下宇文泰漢化鮮卑人的政策;另一方面沿襲北方領土,一舉攻占南朝陳國。這才有了后來的隋朝。

后記:本文配圖為《楚喬傳》中宇文玥。雖然名字不同,但是宇文玥是以宇文泰或者宇文邕為原型的。從時代和政策輸出角度,宇文玥的原型是宇文泰,從身份地位(都是老四),宇文玥原型是宇文邕。劇里其他角色,也都在說北魏,比如皇子叫元崇,前面我們提過,拓跋氏后來都姓元了。

關鍵詞: 傀儡皇帝 最后的希望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