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五代名將劉知俊,勇猛不輸呂布,但三姓家奴從來沒有好下場

時間:2022-04-22 12:47:09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劉知俊,字希賢,徐州沛縣人。少年時姿貌雄杰,倜儻有大志,本來是感化節(jié)度使時溥手下的一個小兵。因戰(zhàn)功卓著,逐漸得到時溥的重用。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與時溥交惡,連年交戰(zhàn),時溥節(jié)節(jié)敗退,劉知俊料時溥早晚被朱溫所滅,率所部投降朱溫。劉知俊作戰(zhàn)勇敢,身先士卒,也逐漸得到朱溫的重用,被任命為開道指揮使,因此他有個綽號叫"劉開道"。

劉知俊

公元906年,劉知俊受命抵歧王李茂貞,大敗鳳翔六萬大軍,取鄜、延等王州之地。朱溫代唐稱帝后,加封劉知俊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同州節(jié)度使。908年,澤州為晉王李存勖所圍,朱溫以劉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迫使李存勖退兵。李茂貞聞出同州,再度出兵襲其后,又被劉知俊打敗。一時劉知俊在后梁朝廷威望出眾。而生性多疑的朱溫卻心不自安,對劉知俊的猜忌也與日俱增。

李茂貞

公元909年,由于朱溫的猜忌,佑國軍節(jié)度使王重師被處死。劉知俊更加恐懼,遂舉同州叛降李茂貞。朱溫聽聞劉知俊背叛自己,遣使去質(zhì)問劉知俊說:"人不曾薄待于你,你為什么要背叛我?"劉知俊回答說:"并非為臣背負你的恩德,只是害怕死亡。王重師也不曾背叛于陛下,還不是被你誅滅了一家。"朱溫又遣例撫慰說:"我未曾料到你是因為王重師的事而反。王重師只所以被殺,是因為劉捍進的讒言,我現(xiàn)在知道王重師冤師,也是后悔不已。但是事情已經(jīng)無法挽回,即使殺了劉捍也不能彌補我的過錯。劉知俊沒有理會。

朱溫

《新五代史·卷四十四·雜傳第三十二》:太祖幸河中,使宣徽使王殷召知俊。其弟知浣為親軍指揮使,間遣人告知俊以不宜來。知俊遂叛,臣于李茂貞,以兵攻雍、華,執(zhí)劉捍送于鳳翔。太祖使人謂知俊曰:"朕待卿至矣,何相負邪?"知俊報曰:"王重師不負陛下而族滅,臣非背德,但畏死爾!"太祖復使語曰:"朕固知卿以此,吾誅重師,乃劉捍誤我,致卿至此,吾豈不恨之邪?今捍已死,未能塞責。"知俊不報,以兵斷潼關(guān)。

朱溫見劉知俊沒有回心轉(zhuǎn)意的念頭,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尋率兵進討。劉知俊分兵攻打雍、華二州,活捉了劉捍。待到劉尋領(lǐng)兵至同州時,劉知俊干脆棄城而逃,投奔了歧王李茂貞。李茂貞聽到劉知俊來投靠自己,也是高官厚賜的封賞他。劉知俊在歧身居高位,免不了有人進讒,被李茂貞剝奪了兵權(quán),閑居在秦州。劉知俊見李茂貞也是個庸俗之輩,成不了大事。趁梁兵進犯歧境之時,轉(zhuǎn)而去投奔蜀主王建。

王建

劉知俊名滿天下,到蜀國后也受了王建的重用,位居重職。但是王建的舊將都不滿意,認為一個叛將的職位憑什么比我們這些舊臣要高,所以在劉知俊出兵作戰(zhàn)時,這些舊將都處處制肘,劉知俊反而沒有什么建樹。而蜀主王建日漸年老,加上宦官時時進讒,王建對劉知俊也是頗不放心,曾對侍臣說:"我漸老了,常思考的我的身后事,劉知俊不是你們所能對付的,應(yīng)當早點計劃該如何處置他。當時成都待坊流傳了一句歌謠:"黑牛出圈棕繩斷。"說是劉知俊早晚會奪了蜀國的天下。因為王建的子孫的名字中都含有一個"宗""承"字。

王建聽到這樣的歌謠后很害怕,公元917年冬,王建派人逮捕劉知俊,斬于成都炭市。

參考文獻《新五代史》《資治通鑒》

關(guān)鍵詞: 新五代史 資治通鑒 不是你們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